攬兒自殺獲救多悔不當初

攬兒自殺獲救多悔不當初

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認為,近年發生多宗父母與子女同死慘劇,是亞洲區包括香港、台灣及日本的獨特自殺模式,主要與東方人「盡孝」傳統觀念有關。

去年每日二點七人自殺
同時他又指出,社會愈現代化,人與人的關係就愈冷漠和疏離,當人們遇到困難時,便得不到一個支持的網絡,這是造成自殺問題日益嚴重的原因之一。但他強調,沒有人可剝奪別人的生存權利。他同時呼籲市民珍惜生命及早求助,不要在最後一刻以死「解決」問題。
根據死因研究庭資料,去年共有九百八十八人死於自殺,平均每一日有二點七人自殺身亡,李誠教授指出本港自殺問題十分嚴重,而且近年介乎四十至五十歲的中年男性自殺死亡率更有上升趨勢,估計與經濟不景有關,情況與十年前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失業率高企下自殺事件激增類似。他說,自殺不會來自一個單一的因素,但經濟問題會令人的自尊心降低,當家庭問題同時出現時,經濟問題便成了自殺的催化劑。
對於父母子女一家同死的做法,李誠教授解釋東方人傳統觀念以為自己死後遺下高齡父母或稚齡子女是不負責任行為,因此為免生存在世的父母受苦,或擔心子女無人照顧,因此選擇同歸於盡。他補充說,一些曾與子女自殺不死的父母事後雖表示後悔,自責不應帶着子女同歸於盡,但他們卻不認為這是自私做法。
李誠教授續稱,他曾與一批自殺獲救生還者面談,部分當事人表示自己當時已嘗試所有求助方法,更強調自己是在絕對理智下選擇自殺一途。不過當他們在獲救後,卻往往後悔輕生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