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688)雖然在港仍有物業發展中,但已不再增添本港土地,轉向國內市場發展,去年更售出所持菱電發展(745)19%股權,總部雖設於香港,而業務則正在淡出香港。
中海去年盈利4.11億元,增長53.5%,每股盈利7.54仙,中末期息各派2仙,全年共4仙,與上年相同。
將菱電股權換取上海廣場權益60%,因菱電股權已作減值撥備,使帳面獲致特殊利潤3.47億元,但待售物業的確認減值也達1.14億元。
去年出售物業應佔392萬方呎,其中339萬方呎位於廣州及北京,香港物業只有53萬方呎,出租中物業170萬方呎,香港只佔24萬方呎,國內佔146萬方呎,出售物業收入逾35億元,租金收入為1.98億元,增長18%。
承包工程合約259億元,自營工程佔81億元,未完成工程為177億元,自營工程及代管工程均有盈利。
基建項目投資減少,去年回收投資本金478億元,估計目前投資只有4.5億元左右。
中海去年增購土地儲備1025萬方呎,均位於國內,使發展中及待發展物業面積達2877萬方呎,其中國內佔98%,包括深圳696萬方呎、上海712萬方呎、廣州829萬方呎及成都572萬方呎,而香港只佔68萬方呎。
預計今年將有7項物業完成,包括深圳中海陽光棕櫚園一期、廣州中海康城花園及成都中海名城一期等,入伙及預售面積超過500萬方呎。
為發展內地的地產項目旗艦,正將深圳公司重組,由母公司佔11%,並引入獨立策略股東佔1%,中海則佔79%,為中外合資公司,專注於內地物業發展。
中海現價94仙,PE12.5倍,息率4.2厘,因涉及相當特殊項目,PE不能作準,實際已是28倍,暫無吸引,比較上,每股資產值1.5元,可支持股價不致太低,現時的中海已失去當年的魅力,預期股價只是反覆上落,變動在10%以內。
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