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大戰愈來愈近,賭波規範化拉拉扯扯,不像高官問責制,急特首所急。想賭世界盃的麻甩賭仔,頂癮還需幫襯非法莊家,暫時未能替馬會的博彩慈善稅出一把力,與「善長」無緣。
賭波合法化衍生出來的名堂,叫做職業賭徒的,相當欺騙性。賭徒還分他奶奶的職業與失業兩種幹麼!至於病態賭徒,更加誤導。標榜小賭是小病,輪街症依時吃藥便會好,變相加重公立醫院負擔,慷納稅人之慨,佔非賭徒的大多數市民便宜。你賭波,我食波餅,試問條氣點會順。
女人睇波,很自然留意球壇瑣瑣碎碎的趣聞。像歐洲足球先生費高,茸茸胸毛的他向來是名模湯丸,自從榮升老竇,以替女兒換尿布為樂。阿根廷中場球星華朗也是湊女雄郎,腳趾跖骨受傷的碧咸則是超級「家務助理」,惜住辣妹,不讓她操勞的那一顆細膩的心,像透由他主理的香蕉形內彎美妙角球,輸送近乎上帝設計,難怪萬人迷。女球迷當然沒忘記早幾年曼聯球隊訪港的哄動,記者捕捉到隊員第一時間去名店入貨。蘇斯克查和約基搶購LV,不是跟所有中層女行政人員品味與志趣相投嗎?不過,當她們身邊的男同事開始講夾雜粗口的波纜,九鐵車廂搶位坐趕去深圳按摩的男人睇完連環圖、馬經之後再刨波經,用手機大聲落注的時候,女人心裏會渴望自己是拉科魯尼亞茅躉王德舒拿,重施對碧咸下的毒手,即場鏟跛對方佢!更讓女人冷笑的是,自稱叫做奧雲仔的香港男球迷,都是卡冚卡、欠了一屁股賭債的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