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轉眼三周。布殊逼於國際壓力,呼籲沙龍撤軍後,杰寧屠殺反而應聲而至。好端端一個城鎮,慘被以軍夷為頹垣敗瓦,十幾萬難民痛失家園,死者以百計。禍從天降,家破人亡,皆因美國縱容以色列之國家恐怖主義暴行。以軍今日宣佈撤出甲村,明日又攻入乙鎮,根本全無停火之實,巴人勢孤力弱,只能不斷犧牲抵抗入侵之敵。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到中東為和談斡旋,實則極盡偏袒之能事。在舉世一片譴責以軍侵略聲中,竟斷然拒絕巴人要求以色列立即撤軍之條件,復又不准其政府主席阿拉法出席談判。兵臨城下,生靈塗炭,巴人受霸權所壓議和,何來公義和平可言。其實,布殊政權之所以急於和談有成,是因為以色列之侵略血腥變本加厲,只會激起阿拉伯人民義憤日增,不利於爭取中東各國政府支持其攻打伊拉克部署。美國政府惟有暗勸喻屠夫沙龍速戰速決,暫時收手,再逼巴人以屈辱換取「和平」。為蓄勢待發之侵伊戰爭營造政治環境。
因此,即使以色列稍斂侵略逼迫,中東戰火亦未必會熄滅,反而可能因布殊動武教訓伊拉克而大熾。所以,日前在美國各地及南美多國,均有反對霸權主義的遊行集會,抗議美、以兩國藉反恐為名發動戰爭,今日下午二時,本港多個民間團體,亦會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舉行類似活動,以作響應。反霸反戰求和平,你我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