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銅鑼灣海濱大變身

灣仔銅鑼灣海濱大變身

【本報訊】香港政府填海填了半個世紀,埋掉了維多利亞港的天然海岸,也埋掉了清樸的漁港風貌。拓展署聯同規劃署宣布一個「還海於民」的大計,讓市民可在港島北岸新發展地帶欣賞維港。 記者:蔡元貴

昨日刊登憲報的「灣仔北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公布,耗資近四十億元,由會展中心至銅鑼灣避風塘,填海二十六公頃,重建灣仔海濱的風貌,填海工程於二○一○年完成。
拓展署聯同規劃署昨日舉行記者會,推介籌劃了三年的「灣仔海濱新貌」大計,勾畫出灣仔及銅鑼灣近岸七十七公頃土地十年後的用途。拓展署港島及離島拓展處處長張大恩表示,發展計劃目的是提供土地興建灣仔繞道及地鐵港島北線,並建造一個具國際級水準的海濱區,相信這是維多利亞港歷史上最後一次填海計劃。
規劃署港島規劃專員凌嘉勤指,由日後建成的新天星碼頭至銅鑼灣避風塘的東端,將會是一條三點五公里的康莊大道,那裏會有露天茶座和海邊餐廳,會有舉行節日活動的露天廣場:「到時海濱長廊會係一個多姿多采嘅動態休憩用地。」

怡和午炮遷移
現時銅鑼灣避風塘鄰近警官俱樂部一段,已淪為一片死水,規劃署建議填掉部分避風塘,並將現有避風塘的防波堤改建成一個佔地兩公頃的海心公園。凌嘉勤指出,海心公園將會是未來香港的重要景點:「避風塘嘅防波堤以往只會用嚟擋浪,啲人唔會行過去,如果造成一個公園,遊人就可以享受維港兩岸嘅景色,亦都係港島唯一一個可以欣賞番港島海岸嘅地方。」
填海計劃覆蓋中環至銅鑼灣,會有九條南北向的行人通道連接新舊區域。政府計劃在現有敬記船廠的位置發展以購物消閒為主的娛樂綜合大樓,警官俱樂部對出海面則在填海後興建酒店。奇力島以西將會預留土地興建海港博物館,展覽維港變遷的故事。而香港遊艇會對出海面則會發展為遊艇停泊區。怡和午炮屆時會搬往新建的停泊區防波堤上,提供更大的觀賞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