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憂慮前途 「社會良心」放一旁<br>大學聯校招聘空缺銳減五成

學生憂慮前途 「社會良心」放一旁
大學聯校招聘空缺銳減五成

【本報訊】經濟持續不景下,萬五名準大學畢業生爭奪的職位空缺大幅減少,令作為「社會良心」的大學生也變得現實;調查顯示大學生最關注及憂慮個人前途及就業事項,而社會及青少年問題則排行在「十大關注及憂慮」問題之末。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相信,經濟不景令一般大學生由關心社會時事,轉到自己的前途上,但這不表示他們質素下降,「對自己嘅前途有憂慮,點叫人咁神聖去關心社會呀!」
該項名為「全港大學生十大關注及憂慮」調查,訪問了五百多名來自各大學的學生,受訪者首要憂慮是事業發展路向未明,其次是沒把握尋得既喜歡、收入又可接受的工作;至於經濟、社會及青少年問題,則排第八至十位(見表一)。

月薪中位數約八千元
負責調查的「香港大學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總監葉克剛指出,不少大學生均希望有實習機會,以增強競爭能力,僱主不應因經濟差而刪減這些機會。資料顯示,今年將有約一萬五千名大學生畢業,不過,大學聯校就業資料庫由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二月,只收到約八百個招聘空缺,較對上一年同期減少近五成半,其中資訊科技等職位縮減八成半(見表二)。
合眾人士顧問總經理蘇偉忠指出,今年大學生職位月薪一般只有七千至九千元,中位數約八千二百元,較去年下跌一成,他相信這仍是「大學生合理價」,但預料職位空缺將較去年大幅減少七成。
有份參與調查的港大會計系三年級學生黃世傑,已獲得四大會計師行其中一間聘任,他認為大學生應積極找工作,「如果大學生都話自己搵唔到工,係侮辱自己同社會,因為重有好多年紀大嘅人都搵唔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