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年多,高官問責制終於揭盅。不管董建華如何吹噓,所謂問責,亦不過舊酒新瓶而已,由其政治任命的「三司十一局」新貴仍如過往之高官,根本毋須受市民問責,而只是效忠特首一人。
在現行政制下,特首由權貴富豪充斥之小圈子推選擁立,自然事事以小撮特權分子利益為依歸,絕非以普羅市民福祉作根本,民間固然對其種種惡政無置喙之地,即使立法會也只屬橡皮圖章,未能行使應有之權力立法,以及監督政府施政。高官得當局袒護庇蔭,更不必為施政錯誤及政策大失民心而負責。任免大權操諸特首一人手上,立法會既無彈劾、罷免一眾高官之實權,何來問責之實?老董大權獨攬,絕不會因忤逆民意而下台,為失職高官保職護短,自無後顧之憂。此所以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一再枉法徇私、免控權貴而受輿論指責,仍獲老董維護挽留,屢次延任。房委會主席王䓪鳴因公屋短樁醜聞,面臨立法會彈劾,事先辭職解窘,竟再獲委以「教統會」主席之重任。至於房署署長苗學禮,則雖被立法會彈劾,卻有當局全力支持,至今尚厚顏戀棧。
而今董建華大力推銷高官問責制,卻一再明言其中並無任何措施制度,令立法會享有彈劾、罷免高官之權。大權旁落,試問市民何以問責?見微知著,問責誇誇其談,不過狗肉羊頭。政治問責,先問特首。老董既非由市民一人一票普選當權,其政府又何須向港人負責?一董獨大,商人治港,「高官問責」不免鏡花水月,笑話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