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位問責局長難統領<br>環境及衛生局如「大笨象」

質疑一位問責局長難統領
環境及衛生局如「大笨象」

【記者陳廣慧報道】高官問責制把現行十六個政策局分拆和合併,最終縮減至十一個,有高官不諱言事前對此大手術毫不知情,結果在特首董建華一人主導之下,部分政策局坐大至猶如「大笨象」。其中由環境食物局和衞生福利局合併的環境及衞生福利局,本年度獲得的撥款佔政府總開支多達三成,日後一名局長如何統領這龐大架構頓成疑。

負責四政策範疇
衞生福利局在現行架構下,負責醫護衞生和社會福利兩大範疇;據悉,政府原擬把環食局內涉及公共衞生的範疇,合併至衞生福利局,但考慮到不希望因為環食局餘下的工作,多設一名問責局長,結果把兩個完整的政策局合併,無意中設計了一隻「四寶大笨象」,令一名局長要負責四政策範疇。
以政府現行分配給各政策局的資源計算,新的環境及衞生福利局開支高達七百五十多億元,佔政府總開支三成(見表)。立法會醫學界議員勞永樂坦言,環食局一直資源不多,可謂處於弱勢,與衞生福利局合併猶如成為大局的「附庸」,令人質疑未來新政策局的資源分配將更加傾斜。社聯主席陳智思也擔心,一名問責局長是否能妥善處理眾多政策範疇。
有政界人士分析,就算現任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也只有醫療背景,很難要他「摺起衫袖」到雞場聽民意,到街市看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