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家衞電影,每人觀感不同,我的看法是他至今全部作品都以「家」為命題,但與傳統家庭片大有分別,特色是從個人空間的「私家」出發。今日世界頗多單人之家,一人一屋homealone,自給自足自由自在,其間也會懷念家族親人,或想找尋異性同性伴侶組織家庭,撐枱腳吃住家飯,不過王家衞的男主角到頭來多數回復孤家寡人。
這是個人主義時代的特徵。王家衞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的劉德華,本來一人一屋很自由,忽然來了表妹張曼玉,相戀起來,結果卻無法組成家庭。《重慶森林》的王菲與梁朝偉例外,最後決定嘗試二人世界。但《花樣年華》的梁朝偉與張曼玉都被配偶背叛,梁因而故意勾搭張,到了發生真情,他卻害怕投入承諾,終於還是做「私家人」。
人與人發生密切關係後可能太糾纏,或不能長久,或變心背叛,王家衞常拍這些疑慮,即個人與人際的矛盾。他的主角亦常常思親,《阿飛正傳》的張國榮追尋生母,《東邪西毒》的張國榮憶戀大嫂,《墮落天使》的金城武悼念亡父,都很失落。
王片可說是另類「家春秋」,以個人私家為本位,常會思春,想找回人際溫情,結局卻往往落得肅殺或惆悵的秋意。其實秋天也是豐收期,但王片還未到達秋收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