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含糊客戶買金一肚氣

標價含糊客戶買金一肚氣

有市民投訴荃灣一間金舖的經營手法欠妥善,令顧客將金飾重量與手工費混淆。消費者委員會表示,金舖店員雖然未能稱是誤導,但此種銷售手法實有問題,消費者購買金飾前應查詢清楚。

譚太稱,日前她往荃灣福輝珠寶金行購買金飾,當時她揀選一件生肖擺設及一套金頸鏈連吊墜套裝。她見金飾套裝價錢牌上只寫上六百三十元,遂向職員查詢金飾重量,職員稱接近二錢,她折算當日金價後,以為金價值近六百元,只需數十元手工費,隨即付款購買。

追問下始答覆
但她回家後細看單據,發現該套金飾只重一錢二分五,以當日金價每両三千三百二十元計,金價只值約四百元,換言之手工價竟達二百多元,且單上亦無寫明手工價,感金行銷售手法有問題。她憤怒地說:「我見飾櫃內其他散件嘅手工費都係四十幾蚊,我問職員我揀嘅套裝手工費,係咪都係四十幾蚊?可唔可以平啲?佢只含糊答話冇問題,咁我咪以為係咁上下囉。」她認為職員存心欺瞞金飾手工費,並將金飾重量誇大,混淆視聽。
事後她曾往金行理論,但職員辯稱因曾替她配搭金飾,故會收取較高手工費,令她氣結。
記者前往該金行佯稱購物,發現店內只有散件金飾的價錢牌上才標明手工費,套裝金飾只寫上一個總數。當記者查詢一套標價六百多元的套裝金飾重量時,職員起初含糊地答:「唔超過二錢啦。」,經記者再三追問,對方始稱是一錢二分幾。

負責人稱誤會
福輝(國際)珠寶金行有限公司負責人謝先生表示,金行一直只會於散件金飾價錢牌上標明手工費,而套裝金飾只會列出總售價,除非顧客主動查詢手工費價錢,否則不會主動透露。至於職員誇大金飾重量接近二錢,令人誤會手工費只需數十元,他則表示他當時不在場,難作回應,但相信是言語誤會。
該店曾表示會送贈八十元現金券予投訴人作補償,但遭譚太拒絕。其後金行再聯絡本報,表示當日收銀員出錯單,譚太應有一百五十元現金券或折扣回贈,以表歉意,但譚太仍表示不會接受。
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秘書林先生指出,對於金飾價錢牌或收據上會否列明手工費,業內並無既定做法,可謂各師各法,故市民選購前宜查詢清楚。
(○四○八一六)

意見--消委會:應先查詢清楚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因有關店員在兜售過程中,並無確實說出金飾的手工費價錢和重量,故雖稱不上是誤導,但其銷售手法則有問題,她呼籲消費者購買金飾前,應先了解清楚金價、重量、成色和手工費,不要在職員含糊其詞的情況下付款。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