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移民創自動基因排序儀

港移民創自動基因排序儀

【本報訊】美國報章報道,令人類基因研究取得突破性發展,對研究愛滋病、柏金遜症及遺傳病等有深遠貢獻的自動基因排序儀(automatedDNAsequencer),原來是由一名姓黃(譯音)的香港移民發明,但他未有在專利權註冊中留名。
《今日美國》報(USATODAY)昨日以頭版封面故事報道,五十二歲的HenryHuang在約三十多年前移居美國,繼續學業,七九年在當地一間著名實驗所,開始研究基因排序儀,經過三年的研究,製作了排序儀的原始模型,但至一九八二年,他放棄了實驗所的工作,到華盛頓大學任教,而開發排序儀的工作,由實驗所的其他研究人員繼續。
在基因排序儀的幫助下,去年科學家繪成人類基因圖譜,對研究人類基因、以及對付愛滋病、柏金遜症及遺傳病等有深遠貢獻。排序儀的專利及開發權屬於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及一間生物科技公司,但一間位於麻省的生物醫療儀器公司入稟法院,指控對方的專利權無效,因對方未有將排序儀的原創發明歸功黃教授。

專利權開放給公眾
若原訟公司勝訴,排序儀的專利權將開放予公眾使用,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使用排序儀時,也毋須再支付高昂的專利稅。
黃與原訟公司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他擔任原告的第一證人,他當年的研究筆記,也成為重要的證物。
黃接受《今日美國》報訪問時指出,他的名字應獲加入專利註冊中,但他對排序儀帶來的利潤不大感興趣。
他說:「自由市場力量是好,但它們須與國家利益一致,就算不是,也要與人類利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