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的香港導演 - 石琪

愛家的香港導演 - 石琪

家庭與住屋,在全世界都重要,而在地少人多的香港格外重要,所以粵語舊片常拍家與屋。七十年代以來,住家題材就由深入家庭的電視劇繼承,港片主流則脫離家庭,盛行江湖兄弟與黑幫家族。
八九十年代間「家在香港」意識濃厚,影壇也曾出現一些受歡迎的家庭喜劇,如《家有囍事》系列,沈殿霞和董驃合演屋邨父母的《富貴迫人來》片集,還有重組中產新家庭的《三人世界》等,可惜此後無以為繼。其實現在香港家與屋的問題更複雜,港片或許不宜大拍家庭慘劇及負資產屋債,令觀眾避之則吉,但親切開心的新家庭喜劇應有市場。
目前香港導演中至少有三位「自成一家」,對「家」的問題有特別興趣,常拍失落者找尋家庭,別具特色與代表性。其一就是國際知名的王家衞,名字已有家,他專拍城市森林的游離男女,很想有家卻畏懼密切的人際關係。《重慶森林》的王菲最典型,喜歡潛入梁朝偉住家,據為己有,但害怕見到他。《春光乍洩》的兩男同居便煩惱多多,要分手再找歸宿。《花樣年華》的男女戀人本可成家立室,卻因種種原因而錯失機會。
家與親情,往往失去了才珍惜。《墮落天使》的金城武就很懷念逝世的父親,不斷重看舊錄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