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緊張,以阿衝突至今未見轉機,即使這場衝突最終能夠緩解,投資者可能仍要面對另一場危機──第2次海灣戰爭。最近有不少傳聞或預測,指美國總統布殊決心「消滅」伊拉克總統侯賽因,可能會在今年夏末秋初之間出兵。戰事一旦爆發,對金融市場和經濟有何影響?
很多政治觀察家都相信,美國會在年內揮軍攻打伊拉克。若然,金融市場即時的反應,相信會是全球股市下跌,而能源價格漲升,美元滙價和金價將有波動,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則會放慢,聯儲局將因而不會調高息率。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員華達(NorbertWalter)說,各地主要股市目前依然偏高,大型調整等着出現。美國若然入侵伊拉克,必定觸發股市大調整,至於股市會跌得多深多久,就要看美國的軍事行動有多成功。從近年的歷史看,美軍愈快取勝,戰爭愈快結束,對金融市場愈有利。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半年美伊兩國劍拔弩張,雖然並未交戰,但美股已然受壓,S&P500指數在短短兩個月間下挫10%,由351.48跌至315.21。
1991年1月16日,美國率領盟軍發動攻擊,閃電擊潰伊拉克軍,當時S&P500指數報316.17;同年2月25日,即盟軍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後的第1個交易日,S&P500指數高開365.65;及至3月1日,盟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S&P500指數收報370.47,比戰爭開始時升了17%。到了1991年年底,該指數更大升至417.09。
現在,股市對於再戰侯賽因的傳聞似乎漠不關心,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上述的愉快回憶,令到投資者不大擔心。
上月,與聞情報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格拉哈姆(LindseyGraham)預測,美軍會在夏季結束前進攻伊拉克。他的言論經通訊社發表時(3月27日美國東岸時間上午10時左右),美股杜指報10351.28,但旋即上揚,收市時升至10426.91,市場絲毫不見恐慌迹象。不過,3月29日以色列軍攻入巴勒斯坦西岸的一座建築物,美股的反應卻是輾轉下跌。
市場漠視美伊再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令華達大惑不解。他認為,歐美經濟復甦步伐遠較預期為慢,股市處於目前的高位,本已相當脆弱,假若戰幔拉起後發生意想不到的事,例如伊拉克軍比想像中頑強,股市就會暴跌。萬一戰事曠日持久,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或會呼籲減產石油,即使只是口頭要脅,亦會刺激油價飛升。戰事一起,恐怖活動的陰影定必影響全球旅遊業和航空業,進一步打擊經濟。此外,美國打這場仗,將不會再次得到盟國資助,其赤字必會冒升。
以上種種發展,將會壓抑美元滙價,引起通脹憂慮,拖慢經濟增長。不過,聯儲局為了保住經濟復甦勢頭,相信不會過早加息對付通脹。
金價又會如何?近年黃金的避難所角色已經失色,即使爆發全球性的危機,金價亦沒有太大得益。當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價為每盎斯380.70美元,到了「沙漠風暴」行動結束,金價已跌回366.90美元。假若今天再次爆發海灣戰爭,金價能否穩踞300美元水平,實在難說得很。
如果真的爆發第2次海灣戰爭,軍火製造商和保安設備商的股份,相信會大幅上揚。假如油價大升,石油股當可走俏,而油組(OPEC)以外的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將大受其惠。
華達目前所採用的策略,是坐擁大量現金,候低吸納。他說:「股市必有大調整,問題是何時而已。」
2002DowJones&Company.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