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的名單 - 王岸然

董建華的名單 - 王岸然

這大概是董建華最決斷及有手段的一次改革,但這次高官問責制的所謂改革,只是一次奪權行動,是否成功,只能拭目以待。到董建華在立法會發言完畢,這還只是一個謎。
問題不是制度上的改變,而是究竟董建華的名單是甚麼?董伯自然不說,要消化這套東西的議員亦無法追問,這張董建華的名單大概幾個星期之後就有分曉,到時筆者才可以初步估計他的改革有否成效。董建華要向政務官奪權,早在三年前陳方安生原本到期退休之時就應進行,現時不單是遲,若然名單上還是以公務員為主,這只是換湯不換藥,意義不大。但大換班董建華敢嗎?筆者批死他不敢!
電視乍見,董建華發言時表情遲鈍,心事重重,毫無自信,到後來答問之時才生猛了少許。他的眼袋極深,而且老態畢露,這個樣子的人要帶引港人再走五年,筆者看到心都實了。
希望他的名單早日公布,有較多的新面孔,能為他分憂,也為港人分憂,衝擊一下,亦止於此而已。公務員中誰會是局長,心中有數,現時尚未知者,大概也不必奢望。董伯這一手是分化手段,一開始就令到外來的局長與降級的秘書長心有芥蒂,這又是另一壞事。
一個普遍的認識,西方的文官制度改革,往往不會成功收場,因為改革本身就需要文官自己的支持,像董伯這樣名單之內與外全無溝通的情況而想成功,恐怕甚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