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超人訪台 - 李怡

李怡專欄:超人訪台 - 李怡

香港首富李嘉誠,有二十年沒有涉足台灣,卻於上星期五(十二日)在少數隨員陪同下訪台。大約是當天來回吧,香港傳媒均未見報道。
李嘉誠訪台,是專程前往弔唁《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之喪。李與余,僅於前年底在香港有過一面之緣,但那次談話顯然使李嘉誠印象深刻,因此儘管只是一面之交,也要專程前往台灣上香致祭。
據《中國時報》報道,李嘉誠在余紀忠遺像前默視良久,神情肅穆。他說,余紀忠先生的影響力,除了在新聞界,除了在台灣,也影響到其他相關層面,香港與大陸地區也深受影響。
李嘉誠說,余先生長期關心中國前途與未來發展,曾倡議以「中華邦聯」的構想處理兩岸關係問題,這是一項偉大的構想,他個人同意余先生這項構想,並深受余先生的影響。
關於「中華邦聯的構想,在余紀忠去世後,《中國時報》透露: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八日,余紀忠在北京與江澤民會晤時,曾當面向江提出過。當時余紀忠建議北京承認台灣有國際生存空間的需要,採取外交休兵,台灣則取消戒急用忍政策,開放三通。在此互惠基礎上,兩岸簽署和平協定,逐步加強經濟合作,形成互利共榮的中華經濟圈,並逐步實現「中華邦聯」的目標。余紀忠表示,「中華邦聯」在現階段是一個兼顧兩岸政治現實、尊重雙方立場的方案。它符合大陸方面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也確認台灣擁有主權、尊嚴、民主與安全的具體需求。余紀忠向江澤民坦白表示:「無論一國兩制或中華邦聯構想都是做不通的。台灣承繼中華民國的歷史法統地位,有政經建設的成就和民主經驗,不可能接受邦聯制,因為那就等同於國內一個省,或美國的一個州,與一國兩制的香港特區一樣。」
其後中國領導人儘管仍然表示要以「一國兩制」方式統一,但對邦聯制從未表示過反對。去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又提出邦聯制,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在記者會上對邦聯制的回應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兩岸甚麼問題都可以談,將來兩岸統一的方式、時間,也都可以討論。
海外學者,包括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沈大偉教授和馬里蘭大學的丘宏達教授,都主張「中華邦聯」的構想;陳水扁在當選總統前也提過兩岸邦聯制構想可凝聚共識。余紀忠之殁,受到台灣朝野政要的普遍推崇,北京官方也給予甚高評價。現再加上李嘉誠對「中華邦聯」的肯定,也許兩岸坐下來,討論他們所尊敬的余紀忠先生的建議,應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