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董建華昨強調,推行高官問責制後,主要官員一旦犯錯,是否下台全由他決定,立法會通過的不信任議案只是他考慮的其中一個因素,「但不會是唯一的考慮來作最後決定」。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則強調,問責制毋須一個明文準則去「炒」高官,因政策失敗時,「要求(下台)嘅聲浪一定會走出嚟」。
七月一日若如董建華所言落實高官問責制後,立法會和市民都關注新制度與現時公務員終身聘用制有甚麼分別。李家祥議員昨在立法會質詢特首可有清楚明確的準則「炒」高官,董建華先抬出《基本法》規定主要官員任免權在中央政府,繼而表示他考慮是否「炒」高官的大原則,包括詳細了解和考慮為何立法會會通過對有關官員的不信任動議,但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
隨後的記者會上,曾蔭權也多次被問及一旦短樁事件重演、八萬五政策無疾而終,主責局長是否要下台時;曾蔭權強調,「全世界推行政治任命的制度,都冇一個明文規定的(下台)準則,往往有啲事情發生咗,需要做極端行動,要某個主要官員離職安排。」他又指出,每個政策總有主責的官員,「若出錯,一定要負責;若成功,榮譽歸於呢位同事。」
董建華昨在立法會介紹新的官員問責制(見圖)時,不斷強調新制度為要確保公務員制度的常任性、延續性、專業性、政治中立及廉潔等,令公務員系統的優良傳統獲得保留及加以發揮。他又特別解釋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列為問責官員,是要將公務員的訴求和利益帶入決策層,令政策制訂時也考慮公務員的觀點。
而曾蔭權在記者會上則指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的成敗視乎他能確保現時制度的精粹,包括聘任、考勤、升遷及紀律處分制度都能保存下來;有關的官員「日後除了年齡,任何原因一定可以返去(公務員職位)。他又強調公務員可在新制下保存中立性,他說:「𠵱家要保存嘅,係公務員要客觀分析各政策對普羅大眾利益嘅影響,對香港利益好壞;有啲情況,佢有責任sayno(說不),佢唔sayno,佢冇履行職務。」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也強調,敢於說不的官員才獲賞識,他說:「sayno升級嘅人數係高過sayyes。」又指出,日後要執行公務員政策的官員,不但保障公務員利益,也要平衡社會利益:「唔係咁簡單,有公務員上街,佢(局長)一定要落台,掉番轉頭,可能公務員上街,係支持新嘅公務員事務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