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一條龍 - 吳靄儀

人治一條龍 - 吳靄儀

董建華推出的「部長制」是重大改革,但卻一直秘密籌組,版本天天不同,最後揭盅的,可能是既不成熟,又多漏洞,最終會徹底摧毀香港賴以繁榮穩定的文官制度,代之以政治掛帥的管治模式,但直接受影響的公務員體系,不但沒有事前諮詢,事後也沒有安排解釋討論,而涉及特區長遠利益,市民大眾,立法會議員都只靠報章傳聞忖測度日,要待四月十七日才有正式公布,七月一日,就不顧一切上馬!如果這是董建華式的「問責」,那麼這個「問責制」將來有多重視與立法會溝通,及向立法會、向市民負責,就可以想見了。
由於事前的秘密進行及變化多端,將來的部長制、問責制的實行狀況,也就充滿着不明朗因素和疑問重重。其中一個最令公務員困擾的問題就是,將來政治任命的「部長」,與公務員之間的從屬關係如何?部長對公務員行使甚麼權力?能否定奪公務員的升遷及紀律處分?公務員的功過賞罰是否要看得不得到部長的欣賞、做不做到部長隨時創新的政治目標?
政治任命「部長」,動機和目標都是要由特首挑選自己信任、認為與他政治理命相同,及必須對他忠心的官員,直接向他負責。在沒有任何制度制衡之下,這是不折不扣的人治及長官專制。問題是,能否避免這種高層政治化及人治化,層層向下伸延,終於形成整個制度政治化,造成人治一條龍。中英談判、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基本思想是維持原有制度不變,部長制是否已改變了原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