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救近火福特改革路遙遠

遠水救近火福特改革路遙遠

現年44歲的美國福特汽車掌舵人比爾.福特(BillFord)每逢周末,總會與4個孩子在遊艇上度過,是模範父親一名。由於形象討好,比爾.福特最近在該公司的印刷及電視廣告上粉墨登場,希望能打動更多消費者購買福特汽車。然而,他的「鄰家男孩」模樣,可能會為福特汽車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該公司去年虧損55億美元,正需要一位強勢領導,帶領它轉虧為盈。比爾.福特看來有點像奶油小生,人們不禁會問:「他是個好好先生,但是否有足夠能力助福特脫困?」

比爾.福特在今年1月宣布,在2007年之前最少會關閉3家設於北美的車廠,並裁員1.5萬人。不過,面對眼前福特汽車的生產效率每況愈下,比爾.福特的重組裁員行動卻要多等5年才執行,時間上似乎略嫌溫吞。
業內人士指出,福特汽車如要達致扭虧為盈的目標,手起刀落自不能免,裁減對象更應包括部分管理層人員,如財務總監英格利斯(MartinInglis)。
對於上述種種質疑,比爾.福特或會不以為然:「我去年披甲上陣便扳倒當時的行政總裁納薩爾(JacquesNasser),並取而代之。人們所想見的鐵腕手段,我沒有一件不做齊。」

今日困境歷史遺留
的確,福特汽車目前的困境並非由比爾一手造成,前任總裁納薩爾反而難辭其咎。納氏上台後,試圖把福特由單純的汽車製造商轉型為多元業務的汽車公司──包括涉獵網上活動、汽車零售、維修站,甚至劏車等業務,但這些業務最後無不損手爛腳。猶有甚者,納薩爾竟縮減福特汽車的設計、建造及營銷部門骨幹人員,以致種下今天的惡果。
福特汽車今年首季的市場佔有率由2000年的23.9%下降至21.5%,減少兩個百分點所帶來的損失,相當於福特兩間車廠的產量。與此同時,福特的競爭對手通用汽車(GM)正迎頭趕上,該公司生產的Silverado、Trailblazer和Impala汽車,銷量已超過福特的F150、Explorer和Taurus,這種情況為1986年以來所未見。
比爾.福特取代納薩爾後,目前的首要工作,是把福特汽車納回正軌,具體措施包括開源和節流,期望盡快恢復利潤。

收支平衡可望難即
福特汽車今年的目標是達致收支平衡,但分析員認為這個目標訂得太高。美林證券的卡塞薩估計,福特汽車只能U形復甦,而非V形反彈。
目前,福特汽車需要開發新的車種以催谷營業額,包括現時在市場銷售熱賣的高容量房車及貨車,但由設計到推出市面,起碼需時數年。Taurus及其姊妹型號MercurySable等中型房車一直是福特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有關型號汽車的設計正呈老化,其銷售也拾級而下。
貴價房車將是福特未來幾年的發展重點,該公司寄望有關車種的盈利在2005年可佔整體數字約2/3,並預期到2006年,全球貴價房車銷量將可由去年的86萬部大幅增長至130萬部,但大部分分析員均指福特管理層過於樂觀。

生產效率遠遠落後
至於節流方面,福特的高層管理人員與工程師現時每逢周二開會,就如何節省成本討論各種方案,最近他們就削減旗下Explorer房車的生產成本提出了70個意見,不過,要大舉收縮經營成本,相信沒有數年難以為功。
福特車廠的生產效率一向落後於日本的汽車製造商,而通用汽車也差不多迎頭趕上。該公司正計劃改造原有的車廠,並在密歇根成立所謂的「彈性車廠」(flexibleplant),目標是開拓盈利前景更佳的新型汽車。但首家「彈性車廠」的落成距今最少要有數年時間。
裁員是企業節省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向來是相當棘手的事情。比爾.福特是好好先生1名,不少人質疑他能否達到其裁員的目標。
福特家族目前掌控福特汽車4成投票權,因此比爾.福特眼前就算一籌莫展,他的總舵主地位相信暫時不會受到威脅。但他要推動福特管理層積極配合其路線,難度實在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