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星期,升任政務司司長就足足一年的曾蔭權昨日告訴大家:「政務司司長……仍是行政長官的首席副手。」這「仍是」兩個字,用得可圈可點。
當曾蔭權去年初以一句「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以回應政府宣布擢升他為政務司司長,他大概沒有想過這個號稱公務員之首的高職,身價會如海上鮮,日日不同。原來,有朝一日,他要用「仍是」代替「榮幸」,為「政務司司長」一職公開護航。
曾蔭權對公眾疑惑政務司司長已被削權,心知肚明。所以,昨日記者會上,他介紹官員問責制的第一句是:「行政長官建議成立十四個問責官員,包括……」然後,第二句馬上就交代自己的身分:「在基本法中已有明確規定,政務司司長在新制度下,他仍是行政長官的首席副手。」
他語氣嚴肅,但堅持嘴角微彎──事實上,在四十五分鐘的記者會上,他一直努力保持臉上笑容,頭髮明顯修飾過,一派精神爽利。不懷好意的記者想拍下一張他黯然神傷的照片,難矣。
但記者沒有放過他,直接問他「董先生有沒有安撫你」?
曾蔭權說:「我不需要安撫!」他強調政務司司長不會是無兵司令,更不會游手好閒。
他有備而來,在半百記者前面,拿出大權未旁落的兩大證據:
「整個改革考慮、討論至定稿,我都是緊貼地參與,亦完全同意。」
然後,侃侃而談政務司司長的新工作:「(政務司司長)仍會繼續協調各局的工作,並會協助行政長官制訂政府整個施政及立法議程,亦會在改善與行政機關的關係上擔當要角。」
為了推銷新政策,甚至要打倒昨日之我:「現時我們考慮政策,我們十分深信這些建議對香港的長遠利益是好的,但是往往未必一定是現時普羅大眾所面對的急需問題……未必反映市民急需,我覺得有些時候是有少許沮喪。」最後不忘補一句:「但是我要說清楚,現在董先生仍未決定誰當政務司司長,我沒有說一定會做。」
記者: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