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西蘭後,加拿大央行前日決定加息1/4厘。隨着全球經濟擺脫去年的不景氣,需求續有增加,加上油價高企、服務價格和工資上升,在如此低息環境下,不難誘發通脹惡化,有見及此,各國央行正密切注視通脹走勢,為防患未然,部分已急不及待搶先加息。
歐洲央行自去年11月最後一次減息後,一直按兵不動,主要原因是決策者盯緊通脹率是否有機會回落至訂定目標範圍的2%,才能作進一步行動。縱使歐洲央行行長德伊森貝赫早前認為,通脹率將下降至2%或以下,可是照目前的情況來衡量,希望似乎落空。根據歐盟屬下的歐洲統計局(Eurostat)發表的數字顯示,歐元區1月份核心通脹率(撇除能源、食品和煙酒等)為2.4%,2月份更是上升至2.5%。(3月份通脹率昨日公布但執筆時仍未知結果)。
此外高誠歐洲首席經濟師強調,因為歐元積弱,導致服務環節(如酒店、餐廳等)價格上升,加上低息誘發購物意欲,以及通訊價格下降速度已比去年放緩,相信歐洲整體核心通脹率向上的機會大於向下。假若3、4月份通脹仍然居高不下,不排除歐洲央行最早會在6月加息。
除歐元區通脹沒有迹象回落之外,英國上月通脹率錄得2.3%,英倫銀行行長喬治表示,如果消費需求未見放緩,將考慮於稍後加息。
至於美國,3月份消費物價上升0.3%(2月份升0.2%),儘管升幅溫和,但工業生產勁升0.7%,是近兩年來最大升幅,通脹威脅不容忽視。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