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在心 民意在握 面對市民 向我問責<br>特首公布問責制大權獨攬

民情在心 民意在握 面對市民 向我問責
特首公布問責制大權獨攬

【本報訊】雖然尚有兩個多月才正式踏上連任之路,但特首董建華已以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打響其未來五年施政的「頭炮」--高官問責制(俗稱部長制)。他毫不諱言,未來在新制度下,所有問責官員均要「面對市民,向我問責」;他又要求新政府領導層要理念一致,爭取民意支持,做到「民情在心,民意在握」。 記者:黃漢軍、王惠芳、陳廣慧、許瓊霖

董建華昨日下午向立法會正式公布其醞釀兩年多的高官問責制方案,明確指出在今年七月一日起,新政府最高層官員,包括三名司長及十一名政策局長均將列入問責制範疇,並全部加入行政會議,組成決策核心,而現時的公務員系統則由常任秘書長統領,只扮演「政策執行者」和「意見提供者」的角色。
他又宣布,將行會秘書處納入特首辦公室管轄內,現時的新聞統籌專員將「升格」為辦公室主任,負責行會及新聞統籌工作,該職位不再由公務員擔任,任期與特首「共進退」。
董建華開宗明義強調,未來問責官員任內將各自負責由特首指定的政策範疇,統領所轄部門工作,負責制訂政策、解釋政策,爭取立法會和市民大眾支持,並為其政策成敗直接向特首負責,而特首將擁有所有任免權力。
不過,他表示目前尚未正式開始物色問責官員和行會人選,只強調他會在招攬外界精英加入政府的同時,保持公務員架構的穩定和延續,及保留公務員體制常任、專業、中立和廉潔等優點。
董建華強調,在問責制下,主要官員「有權就要有責」,因而要重視民意,體察民情和勇於面對市民大眾,及時回應市民訴求,達致「民意在心,民情在握」。

擺出強勢領導
昨日在立法會上回答議員提問時,董建華亦不時刻意展示其強勢領導的新形象。面對眾多民主派議員批評問責制的重大改革令特首獨攬大權,充滿「人治色彩」,他態度強硬地多次強調,《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是特區政府之首,特區政府所有官員的權力均源於特首,故根本不存在,也沒有必要通過新的制度來加強他個人權力。
立法會多個政黨對昨日公布的問責制方案立場分歧,民主黨及部分獨立議員強烈批評問責制只是向特首一人負責。自由黨、民建聯及港進聯均表支持,而本港多個商會則紛紛表態支持政府實施高官問責制。
此外,作為高官問責制主催者之一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在立法會會議後,猛烈反擊民主派議員對特首獨攬大權,以及高官完全聽命於特首一人的批評,指「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應問吓自己,講呢句話時諗緊乜嘢?」暗示有人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