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瀋陽市前市長慕綏新及前副市長馬向東貪污案去年底審結後,瀋陽市出現「反腐敗後遺症」。現市長陳政高最近在一次反腐敗會議上指出,政府官員「原來給錢辦事,現在不要錢也不辦事」。針對這種貪污腐敗的官僚作風,市政府正研究官員引咎辭職的十八種情況,期望能根治反腐敗後遺症。
據悉,陳政高最近在瀋陽全市糾風工作會議上強調:「為百姓辦事天經地義,不辦事天理不容!」當局必須徹底根治上述反腐敗後遺症。
陳政高指出,「原來給錢辦事,現在不要錢也不辦事」,是老百姓對那些滿腦袋「權力尋租(即我把權力給你,你給我甚麼回報)」思想、握有一定權力的官員的辛辣諷刺。震驚全國的「慕馬大案」涉及瀋陽市幾百名貪污腐敗幹部被調查懲處。他們那種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謀取個人私利的資本,「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不給錢就不辦事」的市儈哲學遭到人民唾棄,引起了廣大政府官員的警醒。
陳政高續謂,部分官員至今仍抱着「權力尋租」的觀念不放:「你允許我『權力尋租』,我就大幹特幹。『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就是這種『權力尋租』爭分奪秒心態的真實寫照。現在,你不允許我『權力尋租』了,那我就不理不幹了。在這些人看來,權力就是謀取私利的資本。『大利大幹,小利小幹,無利不幹』,這就是他們的行為邏輯。」
他強調,要根治「反腐敗後遺症」,對優秀公務員予以獎勵,對不合格公務員要堅決懲處,予以淘汰。市政府將討論推出公務員引咎辭職的十八種情況,並將之公開登報,以便群眾監督。
《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