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閱讀兩本來自不同集團的周刊時,發現了一宗奇景,兩張同樣是攝於上山詩鈉結婚派對的相片,雖然不是來自同一格菲林,但觀乎相中人的動態,兩張相片的按動快門時間相隔應該不會超過一秒,但兩本周刊的附圖文字卻有天與地的分別,不明白為何在同一個處境,不同的筆者,竟會感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故事。說說照片的內容,志偉明顯地已是飲咗幾杯,有點呆呆滯滯,新娘子則在擁抱正擬離去的學友。一本周刊的記者說志偉眼濕濕地希望學友能再坐一會,相片上為志偉加了一句對白:「唔好走……」。另一本周刊在同樣的相片加上的註腳是志偉欲介紹名醫給學友,但遭學友爆粗拒絕,相片上為志偉加了一句對白:「你時日無多」。
小事一樁,但是是一件典型的羅生門事件,真相究竟是如何,又或者可能兩者都是真相,只不過像《倚天屠龍記》中的「九陽神功」一樣,武當與峨嵋兩邊都聽到啲但聽唔晒,於是各有各練。這幾年,老百姓似乎對娛樂新聞的興趣更甚於港聞,尤其是一些帶負面性的。有人說是因為大家有此需求才有此供應,亦有人說因為有了供應才出現需求,這基本上是雞與雞蛋的問題,拗嚟無謂,就像辯論「中學生應否談戀愛」一樣,點辯點論都好,戀愛一定會繼續談,娛樂新聞亦會繼續有。
怕只怕踩人容易捧人難,遲多幾年,香港只剩下紙上明星,換來的全是外援的台星、韓星與日星,到時香港冇明星就冇娛樂事業,於是我得揸兜,越諗越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