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和踩場的哲理 - 李碧華

作客和踩場的哲理 - 李碧華

香港的「包容度」很大,觀眾熱情大方,不管來自哪裏:日、韓、台、東南亞、歐美各國……的藝人,只要表現好夠吸引,捧場不遺餘力,大門和心扉都敞開。
雖然近日報上最重要的版面都被ICAC和謝霆鋒佔用了,不過傳媒仍不忘留些位置報道台灣火速自被偷拍性愛光碟復元且巡迴表演的璩小姐(我們似乎已不大願意提這個名字了),「借」人家葉楓姐的台,又獻花又攝錄片段的花邊。
主人家與三四十年久違的影迷歌迷見面,復出當然是主角。無端怎麼跑出一個沾不上邊兒,風馬牛不相及的外來者「踩場」?難怪現場噓聲四起。聽了也為她難過。風頭是搶不掉的,何必急得落到這般田地?由此更加明白:
(一)很想你來,你沒來,大家盼望之餘覺得遺憾,你高貴一點。
(二)很想你來,你來了,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有情有義。
(三)不想你來,你也不來,雙方都高興。
(四)不想你來,你死活要來,來了人給臉色看也不願走,何苦呢?
──作客除了「分莊閒」,還另有一點哲理和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