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透露,積極籌備資本融資的中信嘉華銀行(183),由於按巴塞爾資本計算規定,其已發行次級債券總額接近佔其資本額50%的上限,故該行構思發行3億美元永續債券(perpetualbond),初步計劃於5月初巡迴推介。
據悉,中信嘉銀的資本充足比率,在併入華人銀行及今年度攤銷入帳的商譽後,將由去年底的20.8%,降至15.5%;但若舉債成功,有關比率可推回至17%、18%,而中信嘉銀亦會成為首家發行永續債券的本地註冊銀行。
按現時中信嘉銀所獲的信貸評級(穆迪及標普分別給予baa2及BBB評級)發行永續債券,其評級一般都會較本身長期信貸評級再低兩級(至ba1及BB級),即其永續債券會成為非投資評級的垃圾債務,中信嘉銀對債務評級的意向及監管機構的審批,都對集資進展有重要影響。
資本市場人士指出,屬於混合資本類別(hybridcapital)的永續債券,沒有固定贖回年期,但發債體可設優先贖回權,與次級債券一樣,均計算入銀行的第二級資本內。不過,永續債券的投資者在索償排名上較次級債券為後,故息率成本較高,信貸評級亦較低(除非發債體本身的評級達A級或以上,則兩者評級差別不大)。
去年7月,中信嘉銀已推出一項3億美元次級票據,年期10年。消息說若是次該行發行永續債券,假設利率環境沒有突變因素,息率成本最少較次級債券多數十點子。市場傳聞該行屬意瑞銀華寶、滙豐及工商銀行亞洲擔任安排行,但據悉3行尚未正式獲委任,主要是解決監管當局的審批及債務評級問題。中信嘉銀發言人表示,該行一直積極研究資本性活動的可行性,並考慮多方面集資途徑。
另外,中信嘉銀宣布,委任該行董事兼替任行政總裁陳許多琳,出任華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而華銀原來之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李永鴻,則獲委任為華銀董事會副董事長,並兼任中信嘉銀及華銀行政總裁顧問。去年底中信嘉銀斥資42億元收購華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