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首董建華口口聲聲說未有部長名單,不過有權威消息就透露,名單上的名字「令他大吃一驚!」而當中包括了行會召集人梁振英!
其實梁振英入董內閣並不出奇,否則他在董建華競逐連任時不會那樣賣力,不過,他今回卻沒有甚麼召集人可做,要嘛當「不管部部長」,以社會人士身分坐在行會,要嘛就掌管一個部門。
當然要從梁振英口中知道他心中最想做甚麼並不容易。打從北京挑選第一屆行政長官起,這位測量師出身的親中大紅人就多次公開表明,沒有政治野心,更說出了「N屆都唔做特首」的名句,然而他的政途卻一直扶搖直上,除獲委入行會,還於九九年接替「政壇教父」鍾士元,成為了行會召集人。
外界批評他公眾形象欠佳,九七年為特首制訂八萬五的房屋政策,是樓價大跌的始作俑者。地產商私底下對他憤憤不平,全港政協委員雲大棉更公開大罵他是「白癡」,力主董建華第一個要「炒掉他」,然而他總是毫不介意。
還有他對千絲萬縷的商業利益從不避嫌。他的「梁振英測量師行」到九九年才成歷史,與兩家外國公司改組「戴德梁行」,他仍當新公司董事局主席。
更可圈可點的是在董建華競選連任成功的謝票茶會上,梁振英也不放過做生意的機會,在會場內向一位銀行界的名媛兜售太古鯉景灣的一批車位。當然正如這位名媛形容梁先生為「大人物」,生意最後成交。
梁振英與北京拉上關係,始於中英談判,他為本港的土地政策出謀獻策,而自八八年他出任基本法諮委會秘書長,獲已故政協副主席安子介賞識後,便開始在中方陣營扶搖直上。
梁振英總是個爭議性人物,前籌委劉兆佳曾公開勸他要改善高傲及精英主義的形象。明顯地,梁振英不斷致力改善外間對他的觀感,所以說話變得很拘謹和小心,特別是當上行會召集人後,他更愛談家庭、談環保。
奇怪的是很多商界精英一聽到當部長,便笑說自己「何德何能」,但梁振英日前卻一番誠意地表明願意出任任何公職,若梁振英真的當上部長,港人真不知是禍是福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