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瑪嘉烈醫院護士謝綺明及黃佩賢於去年初向院方申請「無薪假期」,分別到非洲的烏干達及南蘇丹參與無國界醫生義務工作,兩人體會生死無常,勸勉香港人應珍惜生命。
謝綺明與黃佩賢完成義務工作返港,接受記者訪問時講述救援工作的經歷。二十九歲的謝綺明在烏干達的醫院,協助推行「預防母嬰愛滋傳染」的全國計劃,她眼見當地設施落後,嬰兒出生後夭折率很高,深感無奈的同時,也認為香港的兒童很幸福。
二十八歲的黃佩賢,在處於政治不穩、叛軍與政府軍對抗的南蘇丹擔任醫療救援工作,曾見當地居民要徒步走幾小時,才能將三個被炸彈炸至重傷、全身血淋淋的小孩送到醫院救治,令她體會生命可貴,「佢哋面對嘅問題,可能就係生同死嘅問題,但係佢哋忍耐力好強,所以我見到香港有人自殺就會好嬲,我覺得我哋應該珍惜生命、珍惜家人。」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國際醫療救援組織,該會發言人表示,希望香港有更多醫護人員,利用醫管局的「無薪假期」指引,參與該會在各地的醫療救援工作。醫管局在二○○○年一月發出的指引建議各醫院管理層積極考慮批准參加人道救援工作的員工,最長可申請一年無薪假期。但至今醫管局轄下只有一名醫生及三名護士申請參與人道救援工作。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