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做數小時 月賺五六千<br>數百失業漢轉行做水客

日做數小時 月賺五六千
數百失業漢轉行做水客

【本報訊】本港失業者眾,職位難求,水客亦成搶手行業。年輕力壯的失業兵團,近期以大軍壓境之勢,蜂擁至恍如物流中轉站的上水與羅湖火車站,與經營水客多年的老行尊「搶飯碗、爭地盤」。有失業大軍更索性移居深圳,方便開工,減省皮費開支,逆境求存。 記者:林社炳

年逾七十、水客當中算得是老行尊的鍾伯,抱怨最近行內來了不少年輕力壯的失業大軍「搶飯碗」。他說:「每朝七、八點鐘,就有成班三五成群、年約三四十歲,大隻騾騾既後生仔,坐晒喺羅湖火車站大堂,等開工做水客。搞到我哋班老人家,有時一日只走得一兩轉。目前,最少有數百個水客,經常在上水及羅湖火車站幫人帶貨過關,比過往數十名老人增加多倍,令水客這個行業亦已飽和。」

代貨主「北調南移」
水客主要是代接獲定單「貨頭」做跑腿,穿梭往來只有一站之隔的羅湖口岸之間,以「螞蟻搬家,化整為零」的方式,代貨主將貨物「北調南移」,省卻報關花費的成本及時間。
據記者所見,活躍上水火車站的水客,以年逾四、五十歲婦女為主,大多數替「貨頭」在羅湖口岸接貨,乘搭一站火車,將散貨交給在上水火車站接應的「貨頭」對數。水客為要把握車票時限多走幾轉,有時把貨推出閘口,交給守候的「貨頭」,隨即又北上走第二轉,希望多走一轉,多賺二、三十元。有時跑累了,會趁候車時間閉目養神。貨主集齊貨物,才會一次過用貨車將貨物運走。幾名年老體弱的老嫗,光着眼、坐在一旁,看人家忙完一轉又一轉。
在羅湖火車站的抵港大堂內,報攤前幾十張椅座無虛設,坐滿三十至五十歲的男士。只見「貨頭」忙着將貨拆箱,水客將貨化整為零,你一件,我一袋,瞬間便把主要是電子貨品塞進背囊,清點無誤,便匆匆動身闖關,付貨後再走第二轉。
加入失業大軍行列的阿祥,幾個月前與幾個同一命運的朋友,索性搬到生活物價較低的深圳居住。每日睡至早上十時,幾人分成一組,有的當跑腿,有的做接貨,代人將據稱是原裝正版的影音光碟,分批運到羅湖客運大堂。每天做幾小時水客,每月便可賺五、六千元。不用擔驚受怕,擔憂隨時被老闆解僱。

海關:勿以身試法
面對失業大軍,一直為失業者請命的勞工團體表示,從沒想過水客是逆境求存的一條出路。講求數據的學者專家,亦從沒聽說有人研究過這種特殊行業。
對於利用灰色地帶「搵兩餐」的水客,海關發言人強調,會依法辦事,截查懷疑攜帶違禁品及應課稅品旅客,提醒水客逆境求存之餘,亦不要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