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曾表示,考慮將人民幣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令市場揣測人民幣有貶值的可能,因而影響本地的聯滙機制。中國總理朱鎔基上周五重申,中國堅持不把人民幣貶值,以繼續維持亞洲區的穩定。一直以來,有關人民幣應否貶值的問題在市場不絕於耳,當市場談到這個問題時,總對股市少不免帶來震盪,因此朱鎔基的言論,某程度上能掃除人民幣去向之不明朗因素。
假若人民幣真的貶值,是否一定會打擊聯繫滙率呢?對香港又會否有實質的影響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去探討。第一,人民幣貶值與否,很大程度上對港元及香港經濟造成心理上的影響,而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這個心理的影響。
其次,大家可能擔心人民幣貶值會進一步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因為現時香港不論在租金、工資、生產等成本,都遠較中國大陸為高,但在聯滙的制度下,這個問題始終無法解決,若人民幣貶值,香港的成本也變相進一步提高。就此而言,從理論上聯滙豈非要有脫鈎必要?然而,要探討這個問題,則必須要從一個更深的層面着眼。
現時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的生產及營商成本都較香港便宜,若香港要提升競爭力,理論上要「鬥平」,但事實上鬥平也不能解決香港問題,原因是香港的工業及製造業早已北移,即使聯滙脫鈎能令本地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早已北上發展的營商者也不會貿然返回香港。若從這方面分析,聯滙脫鈎無法扭轉現時香港經歷調整的痛苦,相反,香港現時始終仍然以金融市場作主導,最需要的客觀營商環境就是要「穩定」。試想想,不少外資投放資金在香港,都會參考一些信貸評級標準,假若聯滙脫鈎,最大問題就是沒有人能預期港滙會調節至甚麼水平,對樓市或股市先來一個直接打擊,屆時最擔心是影響信貸評級,長遠打擊香港整體金融體系。
香港整體銀行及外滙儲備雖在非常健康水平,但參考過去俄羅斯、阿根廷等讓滙率自由浮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真的難以估計,所以香港首要的就是穩定,朱鎔基言論對本港金融體系的穩定,有正面刺激。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