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華爾街股市被一眾大企業「造數」醜聞消息籠罩而向下滑落,全球市值最大的通用電氣、電腦業龍頭萬國商業機器(IBM)、影印器材巨人施樂等藍籌,股份均遭拋售。假若投資者對企業「報大數」產生反感而失去信心,美股後市實不容樂觀。
此外繼美國大型投資銀行所羅門美邦電訊業分析員格魯布曼(JackGrubman)涉嫌誤導投資者買入現已倒閉的環球電訊(GlobalCrossing)股份而遭索償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之後,紐約州檢察長施皮策爾更高調地對美林分析員布洛杰特(HenryBlodget)可能涉及利益衝突(叫客戶買入某類股份,但自己卻沽出),正進行調查和質詢,有消息謂,其他大行亦正被當局調查是否有類似情況發生,華爾街分析員人人自危,對股市造成一定壓力。
部分分析員為「討好」上司或僱主,或被指令要對某類股份作出正面評價並加以推介買入,「青蛙」為了要變「王子」(被老闆推崇備至而出位),不惜「違心」作出相反的建議。然這種只為僱主服務,或為本身利益,罔顧客戶生死,這種毫無道義,情同「持牌」打劫的做法,實在令人齒冷,這些曾經不可一世、以為可隻手遮天,操縱某類股票上落之一眾「有心人」,若不受到懲罰,除有損美國作為金融中心的形象(原來養住成班賊,靠搶而不是靠專業知識搵食)外,投資者被誤導而蒸發的血汗錢更是沉冤莫雪。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