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凸寫:<br>危中尋機破產天王戰績彪炳

人物凸寫:
危中尋機破產天王戰績彪炳

美國經濟低潮雖有過去的迹象,但科網經濟泡沫爆破及911事件所帶來的後遺症仍未消失,不少企業均在掙扎求存,不過,困難的時刻亦給予一些冒險家尋寶的機會,實現「有危才有機」的說法。

有「破產天王」(TheKingofBankruptcy)稱譽的羅斯(WilburL.Ross)便是屬於此類人物。「破產天王」是指他專門收購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企業,在經過修飾或改革後才轉售圖利,是褒詞不是貶詞。羅斯自己亦承認,自己是喜愛反其道而行的逆行者(Contrarian'sContrarian)。

63歲才創業
1937年出生的羅斯在2年前離開了效力了24個年頭的羅富齊(RothschildInc.),自行創業成立了W.L.Ross&Co.(WLR),專注收購出現問題的公司,再經改造後出售。要是知道羅斯過去24年在羅富齊是處理破產個案的專家,曾親手處理美國史上一些最大型或最醜陋的破產個案,包括Texaco、洲際航空(ContinentalAirlines)及DrexelBurnhamLambert,便不難明白羅斯在踏入暮年才創業的原因──過去累積的經驗,正好在新挑戰中盡展所長。
羅斯創業只有短短2年,便寫下了輝煌的戰績。他在美國本土收購陷於破產邊緣的內衣公司FruitoftheLoom,剛以8.35億美元轉售予股神畢菲特旗下的BerkshireHathawayInc.,較購入價高出1倍;而另一家於侯斯頓購入後重組的ClarentHospitalCorp.於順利清盤後,亦成功套回2.75億美元,剛好把本錢翻了一番。
最近,羅斯動用3.25億美元收購克利夫蘭省鋼鐵公司LTVCorp.的動作頗惹爭議。打從1998年起,廉宜的鋼鐵入口已令美國逾30家鋼鐵企業倒下,佔了整個行業差不多一半。由於經營環境欠佳,收購鋼鐵企業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不少分析專家皆相信,讓出現問題的鋼鐵公司破產,再購入有用的部分,才是最合理的做法。更異乎尋常的是羅斯購買LTV的時間拿揑之準,他在2月28日宣布收購此家全國第4大鋼鐵公司,不足1周,布殊政府便推出向入口鋼鐵徵收30%關稅的新政策,令羅斯撿了便宜貨。以現時的市價,鋼鐵廠年產量每1噸約值200美元,羅斯購入LTV的代價是每噸11美元。

惹爭議的收購
據羅斯解釋,收購LTV並非一時衝動的決定,當他仍在羅富齊工作時,便曾在1986年向首次申請破產保護令的LTV提供專業意見,故此,他對LTV這家公司絕不陌生。
雖然有揣測指今次的收購可能又是另一次投機活動,在執靚盤數後,羅斯便會尋找新買家轉售圖利,但羅斯對此加以否認。他表示:「我會找出LTV失敗的癥結,然後加以糾正。」

不過,羅斯要化腐朽為神奇,絕不容易。首先,他要大幅提高生產力,由目前生產1噸鋼鐵需要3.2小時的人力提升至少於1小時,才能攀至世界級水平,與美國最大鋼鐵公司NucorCorp.看齊。過程牽涉到要與美國鋼鐵工人工會就工資與工時兩方面進行談判,勢必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此外,羅斯亦要從新向電器及汽車工業中爭取合約。由於產品質素欠佳及付運失誤,LTV去夏才失去了最大客戶通用汽車(GM)的合約。
羅斯打算按部就班去改造LTV,希望在2003年底,LTV的產量能提高至每年400萬噸,達到Nucor的1/3,業內專家相信羅斯要為此投入大量資源,估計數額將高達7億美元。但羅斯對有關數字嗤之以鼻,他表示:「我相信所需要投入的資金將遠比他們的估計為少,若果他們的數字正確,LTV亦不可能生存下去。」

逆境充滿商機
美國破紀錄的破產個案,為羅斯提供了大量收購良機,尤其是一些傳統的舊經濟工業,更是良好的收購對象。但羅斯並沒有忽視在海外已建立的基業,尤其是經濟已經過10年衰敗的日本,與高峯期比較,股市下跌了75%、地產下跌了85%,甚至高爾夫球會籍亦貶值了90%,反映商機無限。羅斯在去年初動用2.2億美元購入的一家小銀行KansaiSawayakaBank,現時已轉虧為盈,但他承認要在日本改造一家企業,過程遠比想像中艱辛和漫長,原因除了日本金融體系仍然搖搖欲墜外,日本政府的政策飄忽不定,亦增加了改革的變數。
羅斯從事的公司改造乃高風險行業,故他的收購和改造動作亦非全無阻滯。譬如他擬動用8.4億美元購入南韓最大證券公司之一的現代證券,便因與最大單一股東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InternationalGroup)就交易完成後若發現有新負債的責任誰屬一事談不攏,以致談判停滯不前;墨西哥政府把製糖工廠國有化,亦令WLR與另一風險基金SamZell合作購入的全墨西哥第2大製糖工廠的投資泡湯,各自損失了1500萬及3000萬美元。
不過瑕不抵瑜,WLR在美國的投資,平均每年錄得19%回報,亞洲業務自2000年4月開始至今,平均回報率更高達30%,可見羅斯從事的業務,雖然風險甚大,但只要眼光獨到,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