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宣布暫停輸油一個月,直到以色列撤軍巴勒斯坦為止,消息傳出後令油價再度急升至28美元一桶近期新高,但於高位只是逗留短時間後便回軟。除由於油價升至此水平已屬反應過敏外,全球對石油需求大不如前亦是另一原因。自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影響力已有所減弱,雖然該組織控制全球逾半數儲油量,但現時實質產油量已較30年前下跌一半。因此,任何減產只會減少組織收入及影響力,波斯灣國家的主要產油國亦會蒙受政治上及經濟上的損失,伊拉克此次停止輸出石油,相信最後受害的只是自己,大家可從另外兩個反美國家伊朗及利比亞,對伊拉克作出暫停輸油呼籲反應冷淡中看出,此行動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影響有限。但自殺式炸彈爆炸事件繼續於以色列發生,油價仍有機會於高水平徘徊,對經濟復甦產生不利。
從另一方面來看,復甦遇到障礙,聯儲局上半年加息機會相應減少。然而此消息並未能為股市帶來利好作用,美股上周反覆尋底,科技股發出盈警及業績不佳令納指跌近1700點邊緣。本周為企業業績公布高峯期,如業績未能符合預期,將令美股出現另一輪拋售,港股相信亦會跟隨美股下跌,但跌勢有限,10600點應可成為支持位。
近期大市成交相當淡靜,港交所(388)於3月25日推出的「開市前時段」計劃,由於交投量未見活躍,未能發揮最大功用。此計劃原先是希望於開市前時段提供一個機制,以計算每隻股票的開市價,避免開市時股價出現顯著波動,在現時市況用處不大,但對於新上市股份而言,首個交易日股價開始買賣時,此機制將會有所用場,大大減少了因部分股份極度集中而出現股價大幅高開的可能。
在此機制下,大戶手上的新上市股份將不能如以往般,於開市時因沽家仍未找到適當沽價前,大幅將首個成交價遠偏離其招股價,令投資者以為此股會繼續大升而追入,最終使大戶於高價套現。通過開市前時段計算的「參考平衡價格」,投資者便可以更公平更公正的方法得到開市價,以釐定買賣策略。從近期新上市的股份可看見,此機制正發揮其作用,不致出現股份大幅高開的情形,投資者高追的情形亦可消除,令大家身處一個較公正的交易環境之中。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