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點:盈息股證溢價較高

市場熱點:盈息股證溢價較高

近年香港股市成交日漸萎縮,由以往的每日百多億慢慢跌至現在只有數十億元,證券公司為了生計,都想盡辦法發行一些新的金融產品,去吸引投資者購買,希望從中賺取佣金。
自放寬備兌證發行規例之後,市面上有近300隻新發行的認股證,但整體上,認股證的成交並不活躍。認股證受歡迎與否,與認股證所代表的股票波幅是否夠大有直接關係,踏入2002年,恒生指數只在10000點至12000點之間窄幅徘徊,造成認股證的波幅有限,難以引起投資(投機)者買賣認股證的興趣。要認股證的成交有所改善,相信要等待股市大上大落之時,投資者才會有興趣進入認股證市場。
雖然認股證市場發展相對緩慢,但仍然有些證券商發行新產品,最近就有公司發行盈息認股證。這些認股證一般都會是認購證,亦即認股證的持有人,在認股證到期或以前,能以特定的行使價去認購正股。如果股價比對行使價為高,行使認股證便能獲利,認股證便稱之為價內證。相反,如果股價比對行使價為低,認股證持有人便不會行使,認股證這時的狀態便稱之為價外證。
一般普通的認購證年期由6個月至1年不等,但這些盈息認股證的年期比一般認股證長,通常有年半至兩年。為甚麼這些盈息認股證的年期會較長呢?主要因為這些認股證的特性是與公司每年派息有關。所謂盈息,是指持有這些認股證的人,在持有認股證期間,會收到相關股票的股息。香港的上市條例要求,一年之內,公司要最少兩次宣告業績,包括中期業績及末期業績,而公司派息與否,通常會在業績公布時宣告。一般情況是,公司多在中期業績公布時不派息,在末期時才派息。如果盈息認股證的年期不長,例如壽命不足一年,又剛好在末期派息之後才面世,那麼盈息認股證的持有人根本不會收到股息。

不會完全虧蝕
因為盈息認股證的年期比普通認購證長,加上持有股證期間會收到股息,所以其賣價亦會較貴,這點從股證的溢價可以看到。持有普通認購證,如果在到期日股價仍然低於行使價,投資者便會蝕盡投資股證的金額,但持有盈息認股證就不會,雖然在到期日時,因股價低於行使價,所以認股證變廢紙,但因持有股證期間會收到股息,所以未算完全虧蝕(Totalloss),因此盈息認股證比較適合一些不能承擔很大風險,但又想投資衍生工具的人士。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