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孩子承受極大壓力<br>同志夫婦申請領養子女

明光社:孩子承受極大壓力
同志夫婦申請領養子女

【本報訊】剛於半個多月前註冊結婚的男同性戀者陳諾爾(Tommy仔)及女同性戀者楊煒煒兩夫婦,昨日出席社會福利署領養子女簡介會,展開成為本港首對領養子女的同性戀者計劃第一步,冀望可與其他異性戀者父母同樣可養育子女。但有社會人士認為,同性戀者家庭並非兒童理想成長環境。
Tommy仔及煒煒婚後並沒有同住,各自有同性伴侶。兩人昨日表示,日後領養成功,會與伴侶共同照顧兒女,但四人料不會同住。
Tommy仔不諱言,他倆除了想一試為人父母外,也要為同性戀者爭取權益。整個領養子女程序,由申請至批核需時約一年。

修讀領養課程
「佢可以有兩個爸爸同媽媽,四個人去照顧一個小朋友,比普通家庭多人錫!」一心想為人母的煒煒,盼望領養子女可以成事,她坦言,不會向調查探訪的社工透露性取向。他們稱,會優先領養那些有殘障的兒童。
據他們表示,整個領養程序有十多項,其間他們需要修讀領養課程及接受調查。Tommy仔指出,美國及荷蘭共逾十三萬名兒童在同性戀家庭生活。

不應牽連小孩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指出,社會福利署領養子女制度的宗旨,在於為兒童尋找最適合成長的家庭,而非為夫婦找子女,任何人不應視之為人權。他認為,在同性戀者家庭生活的兒童,會感到很大壓力;而且同性戀婚姻有爭議,不應將兒童捲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