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信仰是好的;不過,懶於思考,或者思考力弱的人有了信仰,就會變成一個「神神論者」;甚麼叫「神神論者」?就是事無大小,不論吉凶,都跟「神」扯上關係。早起,發現馬桶塞了,神神論者會感慨:「這是神的旨意。」發現馬桶沒有塞,穢物直衝太平洋,也讚歎:「這是神的旨意。」神神論者的神,無處不在,也無所不為,除了主管生死離合,也兼營水電工程。
某天,看電視早晨節目,有個「女伶」跟觀眾「分享」她的撞車經驗:有一回,她撞車,車撞得很爛,但意外發生的剎那,她覺得有氣場包圍她;救護員來了,送院驗查,她不僅沒表面傷損,連安全帶緊勒的痕迹都沒有。「到了晚上,你就知價錢。」醫生恐嚇她;然而,後遺症,一直沒有來,女伶就認為:「這是神的旨意。」
神,在她撞車那一刻,變成一個完美的「氣袋」,保護她;而且,事後沒向她追討安裝費。神,可能真的也代理「防撞氣袋」,問題是:怎麼就她的房車得到「眷顧」?其他信徒開車,卻不一定獲得這樣的「優待」?如果有一個信徒,像她一樣虔誠,車開得一樣快,但「轟」的一響,人就爛了,這怎麼解釋?神怎麼「眷顧」一個,「揚棄」一個?撞車致殘的那一個,怎麼不來跟我們「分享」神跟他開的「玩笑」?
當然,神神論者可以說:「信徒撞車不死,是神的旨意;撞殘,也是神的旨意;撞死,同樣是神的旨意。」好了,都算是「神的旨意」好了;這時候,我們惟有做一項實驗:兩部相同的車,以相同的高速,在同一條跑道上,同時撞向一面寫着「神愛世人」的大牆;開甲車的,是「氣袋女伶」;乙車,是一般的「神神論者」;撞車,會出現四種結果,明天分析。 《信仰與思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