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做沙律,喜歡加入希臘的釀橄欖(釀紅椒或杏仁)和檸汁香草橄欖油,令蔬菜的味道更清爽。
在city'super舉行的「橄欖節」(OlivePassion)我不會錯過。
這次展出的醃橄欖(連核),原來有十款口味,例如香草、辣椒、蒜味、檸檬汁、香料……等等。品種有大青欖、小青欖、紫欖、黑欖。橄欖有獨特的清香,但也不是人人都接受。有位試食者便因那酸味食不下嚥。歐洲人視為瑰寶,宗教上意義重大,代表了和平、長壽和力量。樹農栽植亦非常用心且尊重。它是富庶豐沃的象徵?中國人也許認為小眉小眼──人們心目中只有和順欖、甘草欖、福州欖……
不過橄欖油的護膚品質地柔潤,沒有其他製品般油膩,也沒有人工香味。有種FaceScrubMud,糅合綠黏土、葡萄籽油及純橄欖油製成的磨砂泥(含碾碎橄欖核微粒),是朋友推介的,效果不錯。
XX節、YY節,除了商業目的外,還讓人對某一題目了解深入些。我希望日後有蕎麥節、香草節、辣椒節、葡萄節、玫瑰節、Pancake節、拉麵節、乾果節、雪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