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社論
伊拉克停售石油三十天,令人想起一九三○年代的石油危機。但伊拉克每日產油二百三十萬桶,佔石油出口國組織產量不足一成。沙地阿拉伯已經保證石油供應不會短缺,各國暫時不用太擔心。
石油出口國組織深明,建議減少出口,只會自暴其短,削弱自身的影響力。他們把油價維持在每桶二十二至二十八美元,已經損害石油的價格循環。油價自今年初上升了三成,令工業國經濟蒙上陰影,再在需求及通脹上插上一腳,顯然不該。
能源成本上升令企業盈利下降,進而影響投資。汽油價格上漲,加上汽油銷售稅,將會令需求下跌。如果通脹令工資上調,中央銀行就有理由採取緊縮貨幣政策。這些因素都不利復甦,對美國更會造成W形衰退。
因此各國都要嚴密戒備,美國及歐洲不能因通脹重現而收緊貨幣供應;油組應該檢討油價升勢。美國也應留意,中東失控隨時會反映在油價上,造成真正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