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噻人」和「護邊鬥士」 - 鍾偉民

「哇噻人」和「護邊鬥士」 - 鍾偉民

「你希望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你就會變成怎麼樣的人。」這句話,小時候聽過,大概有七成是對的;如果添一句「堅持不懈」,變成:「你希望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堅持不懈,就會變成怎麼樣的人。」就十成十是對的了。比方說,「井蛙」李登酷愛「哇噻」這個我不認識的詞,他見縫插「哇噻」,伺機不斷在文章裏攙進這個詞;初時,三天一次;然後,每天增加「哇噻」的「見報量」,假如變成一天三次,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大概不必十年八載,他就會變成一個「哇噻人」。
「哇噻人」是「哇噻」這個詞的權威,只要有人喊出「哇噻」這一聲感歎,就想起他這個「哇噻人」;想起他這個「哇噻人」,也會發一聲「哇噻」的感歎。如果他誤會我取笑他,來尋仇,不幸讓我毆斃,豬朋們肯定一致通過他的「墓誌銘」,就這兩個字:「哇噻!」
李登推崇「哇噻」,陸離守護「身份」,同樣叫人感動。
「捉蟲家」吃飽飯沒糞拉,屎毒入腦,就不斷「搞正字」,搞正字,可以體現權力;我說「世界越來越好」,捉蟲家要改,他喜歡「世界愈來愈好」,世界,果然就只能「愈來愈好」;電現台,也有捉蟲報幕員,連報幕,都順應惡流,唸成:「預來預好」;沒多久,「越南」就會變成「愈南」;「越劇」,就要淪為「愈劇」;要分對錯,越發……不,愈發不容易了。天天有捉蟲家「玩正字」,能捍衞多少?放棄吧,逃吧。難得陸離堅持不懈,鍥而不捨;以為三分鐘熱度,她偏偏「護邊」之情,三年不減,終於,成為「護邊鬥士」。我們看到「身份」,就想起陸離;見了「身分」,就想到腳在曹營頭在漢「身分兩地」的捉蟲家。「哇噻人」和「護邊鬥士」的成績,讓我明白一件事:人,必須奮鬥,但最好旌旗一面,鵠的一個,好讓人知道你為甚麼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