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係咪都以為天多尼雞、各「色」咖喱加印度薄餅就係印度食品嘅全部?其實本地的印度餐廳多以北印食品為主,然而重芥末且集多種香料為一體的東印度菜、喜用椰子入饌的南印度菜、味道異常辛辣的西南印度菜都長久被忽略。即時打開被喻為印度聖經的VEDA(解作「知識」)──印度古老文獻查個明白,逐一追尋東西南北印度菜的特色。不過唔識睇梵文嘅你,都係打番開呢間裝修高雅摩登的新張印度餐廳餐牌,用把口去食勻各地印度風味佳餚,兼且重有專人幫你配埋餐酒呢!
記者:莫麗嫦 攝影:陳智良
黑色如海綿的小蘑菇又稱羊肚菌,與西蘭花、茴香及黃薑一同炒香,不是濃濃的香料味道提醒,還以為是中式小炒。印式Puri撻是十分地道的食品,當地人多數炸香再配蔬菜或豆茸,但師傅炮製的焗Puri不失香口,卻少了油膩,啱晒追求健康的素食一族。
餐廳總裁Sarika在印度長大,自出世起便受家人影響成為素食者,因此餐廳對素食菜式亦尤為注重,製作天多尼都用兩個烤爐以將葷素分開。
天多尼的烘烤製法除咗適用於肉類及海鮮外,素菜一樣照烤可也。用香料羅勒、荳蔻、小荳蔻及香草芥辣醬為配料,與切成薄塊的茅屋芝士同烤,喜歡香口惹味的半素食者就不容錯過。
印度的西南部擁有綿延的海岸線,海產亦較其他地方豐富,當地的菜式亦有較多海鮮入饌。以豆、蛋、洋葱煮成的傳統印度燴飯(Kedgeree),在此處會加入三文魚碎,配合與芥辣同蒸的大蝦,是香港較少見的印度海鮮食品。
大廚Rajiv出生於印度中部地區,卻走遍印度東南西北,參考過不同地方的菜式,將傳統的印度菜帶到香港。
印文SamundriRatan譯作海底中的寶藏,三款海鮮由銀棒串起猶如一把寶劍,不妨充當一次奪寶海盜,隨即手起劍落,不消數分鐘,天多尼烤乳酪扇貝、三文魚和花紅粉大蝦都被一掃而空,送到肚內更安全的藏寶地。
傳統的Puranpoli薄餅是用綠豆粉、麥粉及糖製成,為了令薄餅更醉人,師傅便為它灑點冧酒。就連本身亦帶香甜的芒果都要給冧酒煮過,讓酒氣瀰漫全碟直逼你的味蕾。
印度紅酒
雖然餐廳主張以餐酒配印式食品,但真正在印度出產的餐酒卻只有一種。這產於印度南部班格洛(Bangalore)的紅酒,口感較澀,屬中身酒。始終印度釀製紅酒日子尚短,要製出較佳的紅酒還需要時間。
法籍的餐廳經理兼調酒師Franck主要負責全店的餐酒服務,從事餐飲行業20年的他,對餐酒有其深入獨特的見解,認為所有食品都會找到合適的餐酒作配,印度食品亦不例外。
套餐$240(四道主菜) $490(四道主菜配四杯餐酒)
餐廳每月都會推出不同的套餐,更在菜式之間配以不同的餐酒,務求以印式佳餚襯美酒為顧客帶來驚喜。今個月的套餐主題,靈感取自印度西部Goa(臥亞)地區的地方菜,口味及選料都十分特別,而且重啱晒香港人口味。
在印度餐廳食到的家禽,都以烤雞為多,印式烤鴨還是首次見到。烤鴨以傳統的天多尼式烤烘,有點像中式的北京填鴨。烤後配上芫荽、大茴香及楊桃,濃郁的香料遇上印式酸甜醬,一拍即合,入口完全能刺激味覺。
鄰近海岸的卧亞,不乏海鮮食譜。海鱸、蜆、蝦及魷魚,無異於一般西餐用料,但海鮮會被加入卧亞盛產的椰青內,還有意想不到的草莓乾座鎮,再將原個椰青焗香,有咖喱的香、海鮮的鮮和椰青的甜及草莓乾,百般滋味在舌頭。
店名:VEDA
地址:中環亞畢諾道8號地下
電話:28685885
座位:上層餐廳約120個,下層酒吧約70個。
營業時間:上層餐廳由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晚上6時半至午夜12時;下層酒吧由星期日至四下午5時至凌晨1時,星期五及六,下午5時至凌晨4時。
付款方法:現金或信用卡(Visa,Master,AE,Di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