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原先預測調高近倍<br>美首季經濟料增4.5%

較原先預測調高近倍
美首季經濟料增4.5%

【本報綜合報道】根據美國「藍籌經濟指標」(BlueChipEconomicIndicators)的4月份調查,預測美國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實質增長4.5%,這增幅較3月份調查所得的2.6%高近1倍,亦是2000年第2季以來最大增幅,原因是近期連串經濟數據均較預期強勁。

這是「藍籌」連續第3個月調高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預測。美國廠商填補存貨,估計可為該季GDP提供約3個百分點的增幅,此外,當地個人消費開支強勁增長,今年1月和2月新屋動工數字理想,以及商界對新設備和軟件的開支自2000年第3季以來首次有助經濟增長,均是今年首季經濟增長的動力。

六成人料6月加息
由於首季經濟預測獲調高,有多達63.8%的「藍籌」調查受訪者預測,美國聯邦儲備局在6月25至26日開會後將加息。
但「藍籌」警告,美國經濟增長動力到第2季或會減退,但預測第2季GDP仍可增長3.4%,略高於3月份調查所得的3.2%。
展望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藍籌」預測第3和第4季GDP均增長3.7%,與3月份調查相同。至於今年全年GDP可望增長2.6%,較3月份調查所得的2%強勁。
不過,美國通脹壓力或會加劇。「藍籌」預測,該國今年全年消費物價指數將升1.5%,高於3月份調查所得的1.4%,亦是2001年1月以來首次預測實質通脹上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研究報告,隨着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愈益密切,加上科技進步把不同地方的投資連繫起來,全球經濟同時走下坡並非不尋常的事。
國基會研究了21個工業國自1973至2001年期間經歷的衰退,小部分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表現更追溯至1881年,結果發現多個國家的經濟同時走下坡的情況甚普遍。
全球經濟去年受美國拖累而大幅轉壞,當時不少分析員認為,各國經濟同時放緩是不尋常的。但國基會的最新報告不認同這觀點,並且認為美國經濟在1990至91年陷入衰退後,德國和日本經濟才放緩,這才是不尋常現象。該報告將包括在下周發表的《全球經濟前瞻》報告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