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學士學位可行 - 王岸然

副學士學位可行 - 王岸然

有相當多的評論認為副學士學位不可行,會有粗製濫造的效果,是教育界的「八萬五」。這些批評不少來自教育界,這是對副學士學生不公平,亦是令人遺憾的。因為「產品」尚未出現,就斷言是失敗,為學生打上不良印記,這不是好事吧!
無疑,副學士生得到的資助、受教的師資、師生比例的人數,都會不如正規大學生。學院生活的得益,有助個人的成長,學生的各類活動,亦為教育的一部份,這些在自負盈虧,不受資助的教學環境下,是一定受損的。但我們不要忘記,教學的條件差,不等於文憑的水準下降,這完全是兩回事。
說到「保證品質」,其實是客觀的問題,這包括考試是否嚴格,不會將就學生的水準不足就將試題的難度下調,或為爭收學生而將課程淺白化。嚴格奉行闊入嚴出的原則,其實是不二法門。
所有的專業團體都有自己的專業考試,以保證專業水準與地位。英國倫敦大學的校外學位,辦了幾十年,譽滿全球,不少成功律師都只靠這學位進入專業,保持水準所賴,亦只是一個嚴格的考試,學生能得到的,只是在幾百人的大班之中聽課而已。
不應視副學士為次貨,學生為失敗者,就是失敗者,亦應給他們一個反敗為勝的機會。成功者要保持努力,失敗者更要敗中求勝,惟其如此,香港才能保持成為一個充滿機會與積極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