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經濟可望復甦,但投資者也不應把資金全部投放在股市中。較均衡的做法,是將部分資金放於穩健型的投資工具中,如定存和近年基金公司大力催谷的保本基金。此外,債券也是不錯選擇,當中較少本地投資者沾手的美國國庫券,可說是全球最「穩陣」的資金出路。
顧名思義,美國國庫券由美國政府發行,如一般債券般,年期有長有短,由數星期至30年也有(註:30年期國庫券已停止發行,但二手市場仍有買賣)。既然是美國政府發行的投資工具,可想而知其風險極低。
嘉信理財高級美市分析員麥蘭芝笑言:「當然美國政府也有機會出事,還不了錢,但機會近乎是零,而且很多外國政府也購買美國國庫券,所以可說非常穩健及安全。」
她指出國庫券的優點:「更重要是她的流通性相當高,若投資者不欲持有至到期日,中途大可沽出。本地投資者偏向購入年期較短的國庫券,其實,這視乎個人的資金能鎖定多久。」
一般而言,年期愈長的國庫券,派息率愈高。但麥蘭芝補充,現時短期國庫券和長期國庫券的息差不大,舉例說,2年期為3.61厘,30年期則是5.76厘。至於派息,低於1年期的國庫券,只會在到期日連本帶息歸還給買家,1年期以上的則每半年派息。
雖然投資美國國庫券,風險甚低,但購買債券,始終受市場息口影響。若然未來利率向上,國庫券價格將會下跌;相反,息率下降,價格就會上升。因此,如果投資者在到期日前沽出,亦有可能蝕本離場。(詳見表)
此外,投資者在考慮購入國庫券時,不應單看其「票面息率」(couponrate),較佳的比較方法,是參看「到期孳息率」(yieldtomaturity),這才是購買那刻,預期持有至到期日的每年回報。
買賣渠道方面,除嘉信理財外,部分證券行亦會提供有關服務。
銀行方面,暫只有花旗銀行設有類似服務,但其最低投資金額為5萬美元;至於其他銀行,要是你手上持有一筆資金,不妨親自向相熟銀行查詢,因為不少銀行會向旗下「大客」,提供私人投資顧問式的服務。
過往,在本地購買債券,動輒一百數十萬元,小投資者根本無緣沾手,但隨着債券買賣逐步「零售化」,數萬元交易也開始「有偈傾」。
至於買賣美國國庫券,以透過嘉信理財為例,購買1年期以內的短期國庫券(TreasuryBills),最低投資金額為1萬美元(7.8萬港元),認購1年期以上之國庫券,更只需1000美元(7800港元)而已。
不過,投資者必須留意,於該公司開立帳戶,最低存款為1萬美元或指定之金額。收費方面,每項國庫券交易為49美元(382港元),並不設管理年費。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