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未來兩年續高企

油價未來兩年續高企

伊拉克周一宣布停止出口石油30日,作為「懲戒」以色列的手段。這個消息,令不少投資者擔心石油再度成為武器。不過,據《巴隆氏》周刊的分析,油價雖然仍會企於較高水平,但不會出現石油禁運。
原油價格上周曾高見28美元一桶,為6個月高位。踏入今年以來,油價已大升29%,其中1/5升幅是在上周出現。不過,美國總統布殊宣布派遣國務卿鮑威爾斡旋以巴衝突後,油價上周五急挫6%,跌至25美元一桶。
布殊派遣鮑威爾前赴中東,顯然是對兩伊還招。伊朗和伊拉克上周分別呼籲伊斯蘭產油國暫停對美輸出石油。
兩伊的產油量約佔全球1成,可是,即使在中東,兩伊的盟友亦不多,他們的呼籲未獲積極響應。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顯然不熱心把石油用作政治工具,全球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表明,阿拉伯國家極之倚賴石油收入,不能為一場政治衝突而放棄。法國報章更引述沙地外長塞德說:「阿拉伯國家若想壯大自己,應付以色列的侵略,除了採探更多石油,別無他法。」
美林證券的能源分析員普菲說,產油國亦「不想扼殺需求」。他指出,在1970年代,OPEC控制石油市場5成供應,當年一聲石油禁運,油價飛升4倍至每桶12美元,不過,全球對原油的需求,亦由1979年的每日6500萬桶,大減至1983年的5900萬桶。
雖然中東產油國全面石油禁運的機會甚微,但普菲預測今明兩年油價仍會企於高位,預料今年全年會在20美元之上,明年平均價更會升上24美元左右。

減產協議獲尊重
普菲指出,油價上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經濟復甦比預期強勁,對石油的需求有增無減;其二是OPEC去年協議減產以來,各成員國罕見地遵守協議,令到石油存貨大減。OPEC去年達成每日減產目標500萬桶協議,據報達到85%目標。
另一方面,西方的石油公司近年減少資本投資,其產油量增長速度因而大為減慢,預料只為1%左右,即使俄羅斯加快產油亦難以彌補。故此,未來幾年OPEC所控制的全球石油供應量將會逐步回升(目前為29%),這個發展趨勢,相信有利油價高企。
2002DowJones&Company,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