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建議港府,招攬更多內地民企負責人移民香港後,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昨日接受《文匯報》訪問時建議,本港需要重新考慮人口政策,規定一半內地的移民為投資移民,這不但可為本港經濟帶來動力,還可加強樓市購買力,紓緩本港通縮帶來的痛苦。
任志剛個人認為,每天有150內地人移民來港,若當中有一半為投資移民,將可為本港帶來數額巨大的資金,對股市及樓市均有正面幫助。他補充,人口政策的改動,牽涉層面廣泛且複雜,更非金管局負責範圍,相信政府有決心重訂人口政策。
任志剛又表示,「北水南調」的建議,是另一個解決通縮問題的方法,這將建立起資金來港的渠道,讓兩地有「一條通錢的高速公路」。他表示,金管局向內地提出建議,最重要是建立起一條讓內地與本港資金流通的「高速公路」,流動的資金多與少並不是問題的關鍵。
對於內地資金來港投資,可能會造成資金外流,任志剛表示,屆時本港可訂定一些政策,例如規定內地在港投資所得的資金,都必須滙返內地,這將可讓內地資金繼續受到監管。若讓本地銀行接受人民幣存款,也可讓內地當局監管流到本港的地下資金。
對於去年10月主動減薪一成,任志剛表示,減薪的念頭主要來自美國「911事件」。他強調,此舉並非為了爭取政治或市民的「分數」,純粹是希望與市民大眾共度時艱,這解釋了為何沒有在主動減薪後立即向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