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當部長有4個條件

曾淵滄專欄:當部長有4個條件

部長制框架終於推出,今年7月1日起,香港政治局面將煥然一新。從此,部長將與特首同進退,凡不同意特首主張的部長就只能掛冠而去,這是當部長的第一個條件。
當部長有4個條件,除了要與特首同進退外,還需要(2)能幹,懂得制訂正確的政策;(3)對政治敏感,懂得民心去向,政客、議員心態,並加以說服;(4)有能力發動公務員的積極性,貫徹政策的推行。
在香港,要找到能幹、懂得制訂正確政策的人不難,商界大量的CEO都是人選,現任局長、司長自然也是人選。不過,這些部長最遲必須於5年後與董特首一起退休,太年輕的人才不知道願不願意冒這個事業「風險」?
對政治敏感的人才也很多,但部長不可能自己一個人到處去推銷政策,因此,部長仍需要第一流的政治公關專才的協助,這些人也必須與部長持有相同理念,因此不容易在公務員裏尋找,可能得以合約形式外聘。
我認為,第4個條件比較難,因為實行部長制後,公務員會傾向於「埋頭執行政策」的心態,不大願意向部長反映政策的失誤,更不會主動去推銷政策。目前政策局內大量的公務員,他們以助理局長、副局長身分參與政策制訂,部長制開動後,他們是不是仍有積極性,他們的政務官出身背景,也可能不能滿足部長的要求,特別是一些要涉及專業知識的政策。因此,部長制下的部長如何發動屬下公務員的積極性是當部長的一個很重要條件。
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