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鮮味無窮的魚露,有可能是引致部分亞洲男士在睡夢中離奇猝死的原因之一。泰國有醫學界人士相信魚露內一種名為「酪胺」的物質,會引致心臟衰竭,甚至令人在睡眠時突然死亡,但本港醫學界和食物環境衛生署均相信,進食含該物質食品不會構成危害。 記者:梁洵瑜、黎國剛
新加坡《海峽時報》昨日報道,泰國馬喜多大學(MahidolUniversity)副教授SompornTriamchaisri指出,雖然難以確定睡眠猝死症的成因,但相信與進食魚露或其他經發酵過程的食物有關。她解釋,魚露內含酪胺(Tyramine),此物質有機會引致心臟衰竭。
她表示,如進食魚露時同時飲啤酒、威士忌或吸煙,有機會出現目前仍無法解釋成因的睡眠猝死現象。以往在寮國、越南及柬埔寨的睡眠猝死人士,均曾進食魚露或其他經發酵的食品。
但泰國也有醫學研究人員認為,睡眠猝死應是與遺傳基因和環境有關;而當地的魚露製造商會指出,魚露已面世超過半世紀,全球有一半人口也進食過,產品一直合乎衞生水平,所以呼籲市民不要恐慌,並質疑菲律賓傳媒報道這些資料背後另有目的。
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回應本報表示,酪胺是酪胺酸(tyrosine)的脫羧產品(decarboxylatedtyrosine),主要在一些經過發酵過程的食物內發現,包括芝士、酒及沙樂美腸等。該署強調,酪胺會被體內的單氨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繼而轉化,然後排泄出體外,故進食這些食品對一般人士不會構成危害,國際間也沒有為該類食品定下含有酪胺的安全指標。
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學系系主任曾守焯表示,酪胺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醬油、腐乳及芝士等發酵食品中,酪胺本身會增加腎上腺素的代謝,加速心跳及令血壓上升。
香港大學心臟科教授劉柱柏稱,睡眠時猝死的問題初見於寮國,後來蔓延至其他東南亞地區人士,主要是年輕男士,在晚上睡覺時突然呼吸困難和大叫,然後死亡。多數猝死者都出現心律不正,即心律不正而死,原因至今未明,可能與吸收鹽分過多或與遺傳有關。
他又表示,本港並未見有這種病症,但根據法新社日前報道,這種睡眠時猝死的個案,東南亞地區於過去十六年共奪去超過五千人的性命,泰國衛生部已就此展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