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被譽為美國新聞界「奧斯卡」,受重視程度令得《華爾街日報》和《西雅圖時報》在評選期間大打筆戰──前者斥後者的熱門得獎報道是「壞新聞」,連帶令普立茲獎也沾髒了。
但在普立茲獎頒發的時刻,不少新聞工作者頭上仍頂着無冕光環。
《紐約時報》是今年普立茲新聞獎項的大贏家,專欄作家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筆桿子下有關九一一恐怖襲擊的根源,讓他第三次獲得普立茲獎,但他沒有傲慢自恃,只中肯地說:「這是我生命中遇上的最大故事。我只想尋求正確的──明白和解釋發動九一一襲擊的『他們』是誰,同時解釋我們又是誰──向自己和他們。」
與《紐約時報》是一時瑜亮的《華盛頓郵報》,只拿了兩個獎,包括九一一後反恐戰的系列報道。
報道來自八名記者手筆,其中一人是七○年代有份抖出總統尼克遜水門醜聞的伍德沃德(BobWoodward)。
《郵報》的執行總編輯唐尼說,「他解除了一份寫書合約,在九一一那天跑到新聞室,問有甚麼可以幫上忙」。伍德沃德三十年來仍在為新聞拼搏不休。
不管贏輸,《郵報》的唐尼還說,《時報》是「真正為公眾服務」。為公眾服務,始終是新聞最亮麗的地方。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