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代報人余紀忠溘然離世後,《中國時報》今後的路線發展還需拭目以待,但過去五十二年,《中時》為余紀忠宣示的辦報原則,留下深深注腳。余紀忠的格言是:「辦報最高的原則,就是要在任何關鍵時刻,發揮無私無懼的報人本色,為時代作見證,為歷史留紀錄。」
一九五八年四月,台灣行政院密請立法院修改出版法,可不經司法程序即處分報刊,時為《中國時報》前身的《徵信新聞》不畏政府專權,連發多篇社論,鄭重宣示捍衞新聞自由的堅定立場。其後,同行《自由中國》半月刊因發表不容於政府的文章被「拉人封舖」,已改名的《徵信新聞報》發表鏗鏘有力的社論,批評政府的舉動,只會「自陷於進退維谷之地。」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民進黨成立,國民黨政府通知所有傳媒負責人,封鎖這條新聞。翌日,所有傳媒都讓步了,惟獨《中國時報》刊登民進黨成立的消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