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私人資本中心 增加就業機會<br>吳光正籲批民企家來港經商

建私人資本中心 增加就業機會
吳光正籲批民企家來港經商

【記者廣州報道】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吳光正建議,港府應爭取有權利用一半的單程證配額(即75個),引入民營企業家來港營商,使香港成為私人資本中心,並有助增加香港就業機會。

吳光正率領香港商界代表團訪問珠三角,昨日在廣州向近600名內地企業代表講述香港的優勢。會後他對記者說,香港有「三優四通」優勢,但其中「才通」一環有阻滯。「內地每日有150人來港,但只是由內地選擇甚麼人來港,所以我們建議香港也有一半的選擇權,可以每日選擇75名內地人來港定居,當中以民營企業家來港對香港最大益處。」

應改變輸入人口政策
他指出,現時內地有400萬個民企老闆,如果讓他們部分人有香港居民身分,在港設立辦事處,每家辦事處聘請20至50名港人,有助紓緩香港失業壓力。「過去5年合共有25萬名內地人來港定居,香港便有23萬人失業,現在是時候改變一下輸入人口的政策了。」
吳光正說解決上述問題後,香港不但可望成為亞太區的債券及外滙中心,並可以藉民企湧入,成為亞太區的私人資本中心。
代表團昨日獲廣東省長盧瑞華接見。香港工業總會主席羅仲榮引述盧瑞華稱,廣東要成為半導體的基地,並要朝高技術的12吋晶片進發。盧瑞華在會前拍照時間稱,廣東省內現時形成信息產業、電訊、電視台及電話機等產業,可以與香港商界合作尋求更大發展。
吳光正會後表示,由於團員最關心信息產業製造方面的商機,故已向盧瑞華提出,稍後盡快進行另一次以信息產業為主題的行業對行業圓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