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油價近期急升,令投資者關注會否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經濟師認為,短期油價波動對經濟影響有限,長遠而言則視乎產油國供應,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產油決定。經濟局局長李淑儀表示,油價上升短期內對本港經濟不會有太大影響。
雖然油價周一在美國一度急升至27.23美元水平,其後因以色列軍隊撤出兩個西岸城鎮,降低了中東石油付運遇嚴重阻滯的威脅,導致國際油價昨日曾回落近2%,跌至近12日來的低位。
倫敦布蘭特原油6月份期貨價格最多跌54美仙(2.05%),低見每桶25.81美元,較4月4日創下的27.63美元半年高位跌6.6%。紐約5月份原油期貨一度跌46美仙(1.73%),跌至每桶26.08美元,較上周四錄得的28.35美元半年高位跌8%。布蘭特期油歐洲尾市報26.05美元,跌30美仙(1.14%)。紐約期油接近中午報26.29美元,跌25美仙(0.94%)。
亞洲開發銀行助理首席經濟師JeanPierreVerbiest認為,近期油價急升只屬短暫現象,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相信油價升至28美元後,產油國將增加供應,不會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反而本港失業率問題仍然影響消費者信心,也對香港經濟造成困擾。
經濟局局長李淑儀則表示,事件仍有待觀察,希望問題只屬於短暫性。由於油公司現時的存貨是早期購入,希望油公司不要馬上提高零售價。估計原油價格上升,短期對本港影響不大,長遠而言,會對運輸業的影響較大,特別是航空業方面。
香港加德士零售業務總經理賀成傑表示,如國際油價持續跳升,他們將無可避免加價。蜆殼及埃克森美孚發言人均表示,將密切注視國際油價及本地入口油價情況,未有計劃調高零售價。華潤石油發言人則表示,暫時未收到更改油價的通知。
踏入今年以來,油價已大升29%,其中五分之一的升幅是在上周出現。不過,美國斡旋以巴衝突後,油價上周五急挫6%,跌至25美元一桶。周一,伊拉克宣布停止出口石油30日,以及委內瑞拉石油工人罷工,引發布蘭特期油一度銳升逾5%。而利比亞表示,同意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
雖然兩伊的產油量約佔全球一成,但OPEC顯然不熱衷把石油作為政治工具,全球最大產油國沙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伊米表示,沙地會確保全球石油供應不會受威脅。
美林證券能源分析員普菲說,產油國不想扼殺需求。雖然中東產油國全面禁運石油機會甚微,但今明兩年油價仍會高企在20至24美元。
摩根士丹利全球經濟師羅奇則估計,以最壞情況衡量,油價急升後若長期處於40美元一桶水平,香港今年經濟增長率只由原先的1.8%降至1.3%,明年增幅則由4%降至3.3%,顯示短期油價升幅對本港經濟的影響輕微。